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性操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苏玙琪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苏玙琪
        广东省廉江市青平镇石圭坡小学  524449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数学一直被称为“学生智能的磨刀石”,因此数学教育在学生的教育旅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开展小学数学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实习习惯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验性操作分析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体验性操作分析
引言
        小学是学生接受正式教育的开始,是学生开始产生学习认知的阶段。数学作为人生命中最基础的生活工具,其教学意义更为重要。因此,小学数学教育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构建更符合现代教育环境的现代小学生需求的课堂环境。一、转变教学思想,塑造学生地位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发起人,所以教学改革也要以教师为源头,深化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的理解,使教师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在课堂上是“统治者”,“教授”是教师唯一与学生表达的过程,学生以教师为中心被动吸收内容,缺乏自我表达和体验的过程。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导致学生和教师的对立。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将课堂的主要课程从教师的“教育知识”转变为学生的“学习知识”。这是实现学生课堂地位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师向“领导”发展,学生向“学习主人”迈进的过程。以“方程的意义”一课为例,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以概念定义的形式解释学生方程的意义。在新理念下,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中发现方程思想的意义和意义,从而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的概念。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数字关系、不等式、方程等多种形式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分类和总结。学生在总结过程中会发现方程式这个类别,教师重新引入概念可以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
二、突出学生主体,激活体验思维
        新课程的设计理念非常关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应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活动。因此,在生活体验式教学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避免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根据这些要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知识探索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知识。例如:教“圆的面积”时,我不是按照一般的教学模式直接对学生进行知识渗透,而是组织学生自己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在这次探索活动中,学生们要进行一次实习活动。就活动内容而言,我们先把三个圆切开,分别分为10、20、30等,再把这三个圆拼接成不同的形式,再总结一下修补后的图形是如何有规律的。学生们按照指示动手,最后发现重新接合的图形大致是平行四边形,圆形分割越多,重新接合的图形越接近近似矩形。然后让学生们把圆分为更多的数(保证偶数),想想大致矩形的长度和宽度如何与圆匹配。在自己的观察下,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时得出结论:接近矩形的长度是圆形周长的一半,接近矩形的宽度是圆形的半径。最终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做出了比较正确的结论。这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学无定法,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面对这种困难,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新颖的教学方法。

比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把学生分成小组,好、中、差、每组选组长,派代表互相检查作业,互相交流讨论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回答问题,同学们互相督促互相进步。老师课堂提问用小红花奖励,对表现不好的收回小红花,表现好的奖小红花激励,只有得到小红花的同学评优占先,老师在班上制定各种各样的奖励方法,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积极回答问题情况,平时表现好的同学可以得到几多朵红花,只有得到小红花的人可以获得小学生们喜欢的奖励,可以树立几个典型榜样,让学生们都向榜样学习,还可以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上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发扬优良的作风。我们适当的还可以开展一些竞赛,设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激励学生。其实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都想自己成为强者,好好表现自己,老师要给学生机会,搭建学习平台,其实学生天生聪明,老师要会教育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有缺点很正常,老师发现了就要及时改正,一个学生改正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还是一个好学生,只要学生改正了,老师要及时表扬。久而久之,学生不自卑了他就变成一个好学生。
四、多彩活动,体验动手的乐趣
事实上,只有把理论知识转向实践,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提高数学教育的效率。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手的乐趣。例如,在学习“矩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长度分别为10厘米、4厘米、宽度分别为2厘米和6厘米的两个矩形,通过比较大小使学生初步了解面积的概念,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制作几个长度为1厘米的正方形,自己操作。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教师可以引入面积的推导公式。随着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数学课程也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适当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营造积极、舒适、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仅能不断丰富学生的见识,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鼓励学生课堂讨论,挖掘学生潜在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邀请学生共同参与,锻炼学生学习探究能力,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从而构建良好的学习思维。例如:“分数初步认知”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活动开展,佳佳和陆路去郊游带了橘子和苹果还有一个西瓜,他们如何进行食物的分配,西瓜该如何分配?这时就会有学生说可以分两半,接着教师进行追问,西瓜的一半用数学如何表示,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领略到数学知识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效能,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重要的是增加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
结束语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对于课堂教学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路,真正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从不同层面阐述了当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更有效的教学建议,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娟. 浅谈小学数学体验教学[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67-68.
[2]焦从利.关于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初探[J].西部皮革,2016,38(08):243.
[3]王培璐. 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校本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4]管菲.体验式教学法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究[J].才智,2016(01):87.
[5]次仁桑姆.小学数学体验学习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7):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