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团风镇黄湖小学 438802
摘要:农村地区的学校建设一直都是素质化教育中发展十分薄弱的一环,在新课改深入贯彻落实之际,这一区域的课堂建设也应当有新一轮的发展和创新。对此,笔者也将以农村地区的小学发展为切入点,立足于六年级学生的成长发育,从数学课堂的构建入手,分析当下农村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帮助他们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再列举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能够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启示。
关键词:农村小学;六年级数学;课堂建设;方法探究
引言: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成长发展中的一个节点,他们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即将要面临来自初中阶段的挑战。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建设却始终没有脱离传统的弊端和模式,仍旧是沿用较为老旧的方法,再加上部分家庭观念和生长环境的制约,农村六年级小学生的发展能力尚且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分析当下农村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多数的教师都没有对自身的方法进行调整和创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本来就较为有限,所以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存在许多不足,教师并没有拥有充足的学习机会和平台,所以他们的教育观念也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对新课改和素质化教育的理解也不够到位,所以也无法对自身的课堂作出有效的建设和创新。在实践的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都会先让学生简单预习,然后在给学生讲授例题,最后再让学生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单一化和同质化特点,不仅不会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反而会让学生的自主能力受到限制,他们的思维也会始终局限在特定的框架内。
其次,学生的学习效率亟待提高。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本身的学习意识就不够积极,再加上,他们的思维也长时间受到传统模式的限制和束缚,所以他们始终没有拥有足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积极性较差,并且也有着非常严重的厌学情绪和抵触心理,在课上也会做出许多不良举动。而且,一些学生受到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并不认为学习会改变自己的人生,他们反而是抱着侥幸心理和混日子的态度去接受课堂教学,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会显露出对牛弹琴的弊端。
最后,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从农村地区的六年级成绩调查中可以看出,数学成绩好的同学,会在持续性的学习中变得越来越优秀,并且占比也有了小幅度的提升,但数学成绩差的同学,在后续的练习中也会显露出更多的弊端,他们的成绩也越来越差,占比也有十分明显的上升。
二、分析农村小学六年级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要想真正在农村地区建立起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必须要先从目标和方向的制定入手。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价值取向进行探究和分析,然后把目标分成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最低目标,就是要让那些成绩较弱,并且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其次是最高目标,是要让那些能力较好的学生实现举一反三,懂得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运用多种思维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最后是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都得到长足的进步。这些目标的完成具有明显的宏观性特点,所以教师还需要在不同的课堂上设置具体的小目标,要让学生按照特定的阶段去积累相应的知识,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分析农村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措施
首先,教师必须要做好备课工作,备课是促进课堂教学各项环节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前提所在。教师要充分利用备课工作,来利用好讲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究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做大致的了解,并且要收集整理学生关心的话题,以此为基础与教材上的内容实现有效结合。然后,教师还要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入分析,确保自己解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自己的备课工作能够准确,整理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其次,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设计具体的教学情景,情景应当与社会实践和具体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氛围的引导下,提高自身的积极性。教师应当以新颖和有趣为导向,以实用和生活为原则。例如,在学习与扇形统计图有关的知识,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实践任务,让学生观察农田里的农作物,然后把农作物的种类和分布面积制作成扇形图,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总结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并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到一起,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另外,教师还应当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推动学生从学会向这会学的方向调整,塑造更加生动的课堂形象,提高教学的活力。
另外,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发展启发式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是较为有限的,即便是就六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长时间受到自身生长环境的限制,所以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都较为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把班里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可以把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作为标准,然后把班内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要确保每个小组内的成员都能够涉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促进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真正做到取长补短,查漏补缺,激发出他们内在的个性和潜力。例如,在学习与圆有关的知识,教师可以先让差等生对基本的理论进行研究,让中等生总结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让优等生负责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再让三个层次之间的学生进行沟通,让他们互相检查对方任务的完成情况,这样可以让学生发现彼此的盲点和易错点,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而小组成员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也会获得更加新奇的体验,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巩固自身的学习成果[1]。
最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实践性元素,农村学生从小接触最多的便是田地,所以他们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获得许多丰富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与图形有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泥土或者是沙子,堆积成相应的图形,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长方形。或者是让学生用剪纸,裁剪出组合图案,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另外,教师还要把学生的实践情况作为评价其素质和水平的参考因素,降低对应试教育的依赖,要让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拥有更多喘息和进步的空间,让他们从别的途径去展示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且,教师还应当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的设计中来,让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真正实现课堂的集思广益,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活力,让他们迸发出更多奇思妙想[2]。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农村小学数学仍旧存在这十分浓厚的应试教育色彩,并且许多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存在一定不足,正因为如此,对小学数学进行调整和改革才显得更加重要。本文通过备课工作的改善,情境教学的设计,启发式教学的探究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农村小学六年级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方法,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帮助教师解决当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未来,农村小学数学的改革必然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占福. 浅谈如何建设农村小学高效课堂教学[J]. 山西青年, 2019, 000(022):P.148-148.
[2]赵英. 如何构建农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 南北桥, 2020, 000(006):77.
李建英,1975年7月,男,汉族,湖北省团风县人。中学数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致力于农村中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团风镇黄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