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洁园
温州市瓯海区新桥第一小学
摘 要:随着当前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根据学生当前的音乐素养而进行德育教学思想的渗透来重点培育学生的全面素养,所以教师应当创新课堂音乐教学的手段,利用德育的教学思想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小学音乐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德育;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对于全面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重点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跟随时代的教学思想。在德育教育的视角下来进行小学的音乐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小学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德育素质和音乐素养的全面提高。
1.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分析
小学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本质并无不同,尤其是和语文、英语这类语言学科,其本质都是情感交流的一种形式,只是语言性学科通过语言表达来进行情感交流,而音乐则以乐曲、视唱的形式来进行情感交流。但音乐与其他学科在教学形式上却大不相同,音乐主要以学生唱跳为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一些高尚的、美好的音乐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维和行为,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大有裨益。
一是音乐教材本身的优势。小学音乐课本集理论、实践和趣味为一体,不仅注重传递给学生音乐知识和音乐表达技能,同时也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选曲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也非常生活化,尤其注重将音乐的美感和趣味性相结合,能够让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这一过程其实已经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了。因为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更放松,思维更活跃,有利于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加上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大部分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比如《常回家看看》《世上只有妈妈好》等一系列作品,都是学生耳熟能详,但又饱含真挚情感的。显然,这些都为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二是平台优势。小学音乐课堂氛围与一般学科不同,课堂上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学生既可以动脑、也可以动口、动手,将手脑统一并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毫无压力和自由的课堂更有助于学生天性的解放。除此之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也让师生互动更和谐,让课堂生成智慧。这其实也就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相关知识提供了便利。
2.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2.1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激活学生道德意识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需要我们教师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为阵地,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子,认真备好课,力争让德育无声无息地渗透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之中。
2.2充分利用音乐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德育认知
一方面音乐是精神产物。在歌唱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一个全身心放松的状态,心灵能够得到很好的净化。
而如何唱好歌,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散,提供学生思维能力,整个视唱过程中,学生全身心投入唱的环节,投入音乐营造的氛围之中,思想认知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以歌曲《留给我》的教学为例,首先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给学生展示两幅动物不同境遇的镜头:镜头一是:森林与小鸟;镜头二是:沙漠与骆驼。学生先自主观看视频,然后结合我们设置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请同学结合视频内容,思考过渡砍伐和放牧,可能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视频内容能够总结出:原来过渡砍伐森林和开发农业、畜牧业,可能导致森林灭绝,草原荒漠化,鸟语花香之景也与我们渐行渐远。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的渲染,学生在学唱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更多的是关于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另一方面,音乐也像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载体,在音乐中教师可以教会学生面对生活的态度,一种怎么做人的理念。甚至每一首音乐歌曲、歌词都可以成为德育的素材,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德行。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好每一首音乐歌曲,渗透音乐中蕴含的文化常识。
2.3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我们教师不仅要利用好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同时也要利用课后音乐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加强情感熏陶和精神洗涤,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道德意识和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例如学校经常组织的文艺活动,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歌唱比赛、合唱大赛,舞蹈表演等等。又比如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音乐相关兴趣小组,比如器乐兴趣班、视唱兴趣班、舞蹈兴趣班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往往不是学生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更多的是依靠集体智慧、团队力量。所以这些活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荣誉感。除此之外,每一项课外活动和兴趣培养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方可见成效,尤其是舞蹈表演,学生必须经历漫长的基本功训练,才能演出一台精彩的舞蹈。所以,这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2.4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渗透德育
如果说我们仅仅依靠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以及课后活动等途径来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自身却不注重身教,这样的德育教育效率也十分低效。所谓“言传身教”,其实既要求我们教师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同时也要以自身言行为榜样,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自己良好行为的熏陶下塑造出一颗高贵的灵魂。因此,笔者认为新时期音乐教师也应该严于律己,约束自己的言行,既要做一名有高水准的专业教师,同时也要做一名有高尚人格的育人者,用自己的言行来为德育教育贡献一份力,让学生真正浸润在德育环境之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本身是关于审美教育的学科,而审美本就是德育的范畴。在融合大课间教学理念下,音乐不仅仅肩负着美育责任,同时也应该承载德育思想。作为新时代音乐教学者,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音乐教学,将德育贯穿于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之中,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拓展第二课堂,以音乐之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怀。
参考文献:
[1]诸葛冰洁.即雕即刻 复归于朴——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J].黄河之声,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