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许孙勇
[导读] 当下,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许孙勇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镇江市212016)
        摘要:当下,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学,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通过校园德育工作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孩子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思想品格。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德育教育的工作要求也逐渐提高。本文结合作者调研和工作经验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做出探析。
关键词:高职;德育教育;教学方向;教学策略
        德育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面对各种影响因素保持稳定的心态和积极应对的态度。德育工作包含的知识十分广泛,高职班主任应创新管理模式,通过班级管理完善孩子的人格,提升文化气质。
1.高职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向
   在高职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是保证人才培养方面的有力保障。从客观上来讲,高职教育必须将德育教育放在教学的首位,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德育教育,才能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1.1提升学生思想品格
        高职学生的年龄阶段为15岁-2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身心成长日趋接近成年人,即将在日常活动和社交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与此同时,由于学生的思想发育不够成熟,心理状态十分敏感,容易被周围的人和环境所引导,影响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德育教育就变得十分重要。德育教育可以结合优秀的故事或者文章向学生传递社会“正能量”。思想的熏陶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内心感受的过程,通过对德育知识的学习解读,帮助学生锻炼性格和气质,调节精神状态,放松紧绷的神经,在“正能量”的气氛里耳濡目染。中职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方向就是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修身养性,反省自身,得到思想品质的升华。
1.2让学生保持正确的心态
        高职班主任可以通过德育教育增进师生感情,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爱。学生的内心十分敏感,如果经常缺乏关心,内心会变得孤独和脆弱,不愿让他人触碰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自我保护状态。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这种心理状态表现的愈发明显,尤其当面对父母、老师或者他人的管束时,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变得行事任性,经常喜欢自作主张,对他人的意见产生抗拒,导致叛逆心理。班主任的利用德育教育循序善诱能够使孩子以一个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纠正学生的逆反情绪,引导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中去,在生活中呈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2.高职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而不是灌输。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精神状态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生的科学知识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与学生建立沟通的桥梁,通过交流触发学生内心的共鸣,提升德育工作教学质量。
2.1以学生为核心
        高职班主任可以围绕学生建立相应的德育教育体系,以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例如在班级管理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让每个学生都能深切感受到自己是这个班集体的一份子,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这种“存在感”可以让学生对集体荣誉产生兴趣和动力,为集体的荣誉感到自豪,愿意为了班级建设去付出努力,并在努力的过程中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自我价值,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有益的。很多高职班主任对学生普遍采取统一管理方式,缺乏对不同学生的针对性管理方法,不利于学生的内心感受,采取一概而论的管理方式会导致部分学生缺少管理强度,造成学习成绩下降,不遵守课堂纪律等不良表现,同时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内心不平衡,认为班主任老师偏心,对校园产生厌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讲:“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由此可见,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让每个个体都参与到集体中,既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激发了学生对班级建设的兴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并且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强化与学生的交流
        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手段,班主任应当充分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态,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沟通工具加强与学生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通过沟通帮助不同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排解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随着环境、事物、身边人物的改变,会出现多种心态变化,高职教师应当多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看到孩子内心的渴望和需求,打开孩子心灵的窗口。利用不同的出发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中,能与孩子产生共鸣,比如从朋友的角度或者亲人的角度,不同的角度学生能让学生放下心里戒备,敢于和老师说“真心话”,充分的交流对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有显著效果。
结束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班主任,要时刻铭记自己的神圣教育使命,把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班主任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处理好个体与整体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周丹.新媒体时代高职德育教育开展路径探索[J].长江丛刊,2020,(18):161,163.
[2]崔洪宇.德育教育融入高职体育教学的研究[J].人文之友,2020,(11):134.
[3]黄立.班主任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J].科学咨询,2020,(27):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