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平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冶建学校 041000
摘要:近年来,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要高度重视初中生体育教育工作,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初中生;体质健康?
引言
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表现出明显下降趋势的问题,新时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正确定位初中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调整,确保真正从维护初中生体质健康的角度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对初中生实施积极有效的指导和训练,激发初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初中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逐步彰显初中体育教学的价值,有效提高初中生体质健康水平。
1体育教学在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理念及体育锻炼中的作用
首先,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激发其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个人体育锻炼与遗传因素存在一定关联,身高、体重、体型等都会影响个人体育锻炼行为,很多学生从体质健康理念出发,希望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改变身材,塑造体型,提升个人身体素质,而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热情,从而增强其体质健康理念;其次,可以提升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管理水平。体质健康管理主要是通过监测、分析和评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健康咨询,通过有效的健康指导来促进学生体质提高。以先进的理论知识配合有效的教学策略,学校可以通过体育教学,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指导,也能够实现对于学生体质健康状态的有效监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再次,能够促进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增强,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增强其体质健康理念和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2初中生体质健康现状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出现了明显下滑趋势,如何有效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初中生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占有重要位置,初中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对我国初中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初中生的平均身高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超重和肥胖初中生的比重明显增加。在当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初中生一般享受着较高质量的物质生活,但是为了取得较好的文化课成绩,忙于学习,缺乏锻炼,导致超重和肥胖问题成为制约初中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2)初中生近视率明显增加。我国青少年近视眼的发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改善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的近视问题迫在眉睫。(3)初中生在速度、力量和耐力素质方面的成绩长期处于低谷状态。
3体育教学中初中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策略?
3.1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是开展体育教学的主体,需要做好体育教学在体质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健康的重要性,树立起体质健康理念,激发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和个人喜好选择相应的体育锻炼项目,树立科学的体育锻炼目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对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延伸,在增加锻炼频率的同时延长锻炼时间,促进体育健身效果的提高。另外,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部分体弱学生克服自卑感,激发其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信心,确保在面对高负荷运动时,学生能够保持意志坚定,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自觉将更多的课外时间用于体育锻炼而非玩游戏或者睡觉,形成科学的健身观。
不仅如此,学校还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鼓励家长与学生共同进行体育锻炼,构建良好的家庭健身环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
3.2完善场馆、场地建设,购置新的仪器设备
为了避免受天气及相关外在因素影响正常教学,学校应根据学生数量及学校项目开设情况,修建符合条件的体育场馆和场地,充分保障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在体育科研水平不断进步的趋势下,产生了众多新的辅助教学仪器设备,常规的教学手段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在初期还能保证一定的参与兴趣,长期以往便会厌倦,而新的仪器设备运用到常规项目的教学、训练中则会充分吸引学生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可间接地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团队组织能力。
3.3深化学校体育改革,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主阵地,需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第一,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指引学校体育工作。学校领导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制度建设,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第二,改进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引进体育师资。根据国家文件设立体育专项经费,用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维护与改造,深度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做好体育人力资源开发,提升现有师资队伍水平,推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第三,改进学校体育内容。针对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展开专门练习,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全年不同时间安排系列体育赛事,形成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
3.4多元训练,有效增强初中生的身体素质
多元训练教学方法能增强初中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初中生快乐地参与体育锻炼,有效促进初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要尝试将室内、室外教学的多元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初中生实施有效的教学指导。为了增强体育教学活动效果,还可以尝试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让初中生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加强对自身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体质健康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初中生实施多元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综合开展力量训练、速度训练和耐力训练,为初中生逐步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初中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掌握正确参与体育训练活动的技巧。以耐力训练为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基于创新教学方法的要求,既可以采用间歇跑训练、匀速跑训练、变速跑训练、越野跑训练等方法,还可以采用接力跑、带球跑等。在丰富多彩的耐力训练活动中,体育教师要充分调动初中生的积极性,使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耐力训练意识和习惯,能在日常生活中选取合适的方式参与耐力训练,进而提高自己的耐力素质,为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结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从学生的体质健康需求入手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能显著增强初中体育教学的效果,提高初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彰显初中阶段体育教学活动的整体价值,为初中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空间,最终使我国初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磊.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青少年体育,2016(1):110-111,114.
[2]王亚婕.影响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以及策略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4):85-86.
[3]赫忠慧,杜晓红,朱勇,戴名辉,韩京.初中生身体运动功能与体质健康的关联及干预策略[J].当代体育教学,2018(9):11-13.
[4]王健,陈元欣.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39(2):86-89.
[5]曾永忠.学校体育生活化的实施探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3):64-65.
[6]黄若华,王海艇,韩江.学校体育教学需高度重视隐性安全隐患[J].中国学校体育,2019(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