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敏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羊角沟九年一贯制学校
【摘 要】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在音乐课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歌唱基础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歌唱情感的培养与训练。
【关键词】歌唱情感 音乐课教学 歌唱基础
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而音乐作为具有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其他艺术所不可代替的作用。音乐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和修养,以及培养他们初步的音乐审美情趣。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歌唱基础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歌唱情感的培养与训练。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的能力
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比任何艺术都能更快更直接的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是情感,它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音乐教育应牢牢的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用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音乐审美活动是对审美对象得感知开始的,在审美感知中必须带有情感因素。
《幸福快车》是一首充满活力的歌曲,表达了一种健康向上的青春气息。在教学时,我并没有提前向学生过多地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而是直接让学生听赏,力图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体会歌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结果学生被歌曲中那积极向上的情绪和动感的节奏深深打动了,禁不住随着音乐舞动起来。这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了,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也强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一边学唱一边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律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歌曲。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其次是视觉能力与唱歌技巧的培养。在发声练习、视唱中就初步要求学生视谱歌唱了。视奏也同样要“一目数行”。这都要坚持培养学生的速视能力。
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重讲练结合、学用一致,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逐步具有识谱、唱歌的能力。教师应做到讲一点,练一点,或者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切莫只讲不练。如讲了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应把识谱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唱歌教学中,教唱新歌时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唱好曲谱。在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音符的时值、高低后,不要一句句带唱,这样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学无长进。可从曲谱中选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重点指导。难点突破后,其余部分让学生独立练习视唱,使学生在视唱中有所收获,激发兴趣,提高视谱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和夸奖的话语对学生来说都是鼓励和欣赏,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我们要抓住每个契机,及时给予表扬。不管唱的标准如何,只要学生大胆参与,老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评价语言要自然、真诚,用我们亲切的评价语言去感染学生,去鼓励学生。
三、?正确处理“声”与“情”的关系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了鲜明的艺术形象。
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歌唱表达出来,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情”与“声”的关系。我们所说的“情”,是指在歌唱时用正确的情感揭示歌唱的思想内容;“声”是指怎样用气、发声、咬字、共鸣等歌唱技术。在歌唱中“情”与“声”的矛盾中,“情”是首要的,起主导作用;“声”是传“情”的手段,是为“情”服务的,歌唱时要“以情带声”,使用气、发声、咬字吐字、共鸣,服从于传“情”。但是,“声”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歌唱技术是表达歌曲思想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情”和“声”的统一程度越高,歌唱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就越强。学生学习歌唱的目标,就是使“情”和“声”相统一,在歌唱时真正达到“声情并茂”。
四、积极培养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的能力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同学们要做到能正确的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首先要了解发声原理。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和口以及鼻腔和头腔的共鸣来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以及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来的结果。无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只要是能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就是好方法,切忌乱模仿,压着嗓子唱歌,唱出一身的毛病。
五 多听、广唱,丰富内涵
要提倡学生多听别人的演唱,只有多听才能从音乐实际中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教师可以经常选择一些好的歌唱的音像制品,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广播及音乐会等去欣赏歌唱家们的演唱。认真听、认真分析,有参考、有借鉴,汲人所长,但不可一味盲目模仿。
广唱,就是让学生多接触作品,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优秀作品。通过引导学生对各种风格作品的体验,从中汲取营养能有效地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因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风俗与文化,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比如中国民族声乐就特别注重情感的表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虽然各民族的声乐风格各异,但都十分注重情感的表现。讲究“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讲究字与声、情的协调统一。因字声不只是声音,也不只是“珠圆玉润”的歌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歌声是一种心的歌声,一种寄寓了真切情感的心声。中国传统声乐中有一套“念”字的经验,即“五音”、“四呼”。严格要求咬字吐字,掌握了“五音”、“四呼”,便能“以字带声”,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通过广泛的猎取,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美的浸润,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六、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分别在风琴的中音区、高音区、低音区弹奏学生喜爱的乐曲片段,让学生欣赏三种不同音区弹奏出的效果。还可以加深难度,提高要求。如教师可以采用合唱与表演相结合的方法给学生“讲”音乐故事。这种练习充满音乐情趣,适合学生口味,学生倍加喜欢,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并为以后欣赏更深的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培养学生歌唱情感的方法还有很多,要搞好这方面的工作,教师必须注重自身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提高。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认真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才能有效地拨响学生情感的琴弦,才能产生丰富有生命活力,真挚而又动人的美妙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