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胡灵芝
[导读] 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趋势下,教育领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开始普遍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用以推动教学的创新,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够灵活地运用新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
        胡灵芝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第一中学 415300
        摘要: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趋势下,教育领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开始普遍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用以推动教学的创新,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够灵活地运用新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但是农村地区的教师普遍接触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机会较少,因此存在信息素养不高的情况,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在信息素养提升的情况下再提高业务能力。
        关键词:农村教师;信息素养;学科教育;培养模式
        引言
        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教育成为搭载互联网发展红利的行业之一,为了应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思维和模式的老化和过时,给学生带来更加新鲜的学习体验,就需要在课堂中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内容的填充和教学模式的优化。但是教师信息素养不足很可能成为教学创新的阻碍,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师互联网教学经验欠缺,面对城市教育科技化的发展,应该切实提升自身的信息教学意识。
        一、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现状
        (一)对于信息素养认知不足,缺乏职业提升的主动性
        一些农村地区的教师相对于城市教师而言,在教学资讯方面更加地闭塞,所接触到的教学创新思想也常常比较迟缓,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自身信息素养认知不足,导致难以利用互联网去搜集一些具有先进性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是自身工作提升视野受到限制,缺乏职业知识结构优化和提升的主动性,过于依赖当前的教学条件和模式,不愿意走出舒适区,学习更多有益于教学的知识。此外,教师肩负着为学生开辟新教学路径的责任,如果在教学中不思进取也会导致教学效果下降。
        (二)缺少专业信息培训指导,网络教学实践经验不多
        在农村学校中教师在工作方面的提升路径有限,不能像城市学校那样参加一些教学工作讲座和专业学术会议那么的便捷,首先是地域的问题,偏远的农村地区导致教师想参加职业培训变得困难重重。其次,农村的师资力量缺乏,也导致教师常常没有多余的时间用于知识储备。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缺少专业的培训和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进而他们也没有机会进行实际的教学操作。这不但不利于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还会影响他们教学思维的创新,放慢教学发展的步伐,给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1]。
        (三)信息搜集整合能力薄弱,难以灵活应用网络资源
        在农村地区教师在工作中配备信息设备的情况较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利用教材和一些教辅资料进行课程准备的,但是教材中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一些教辅资料也都是以前的就版本,落伍于教学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检索搜集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能够带给学生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更加广阔的教学视野。但是对于农村地区不具备这种条件的教师而言,他们就很难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去灵活地运用网络资源来实现教学的创新。
        二、有效提升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举措
        (一)优化教师职业素养能力,促进信息化教学思维革新
        为了提升农村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更有益于教学工作的推进,就需要从教师职业素养的强化方面入手,促进教师在工作之余有时间和精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思维,汲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信息化教学思维的革新,使教师能够重视信息教学的价值,自主学习一些新媒体教学的方法,能够破除传统的教学思想,努力向更加先进的教学模式迈进。例如,在面对语文学科教育时,教师要具备先进思维,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并且能够在教材之余给学生搜集更加多的学习资料,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开展专业教学培训评比,将信息素养纳入工作考核
        农村学校可以针对教师群体展开专业的教学培训,分别派送各学科的教师去城里的学校参加一些专业的信息教学讲座,去学习一些新鲜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式,回来在全校范围内与其他教师进行分享。此外,要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机制化考核,将其纳入日常教学工作中[2]。此外,还可以邀请一些市级的教育专家来学校进行信息教学指导,教师之间可以展开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竞赛,评选出优秀的教师,并在校内分享自己的备课经验。教师可以根据各学科特点,制作相应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从形式、内容、逻辑等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给学生带来更具吸引力的课程模式。
        (三)投入信息技术教学硬件,培养教师实践应用能力
        如果说前述主要探讨了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那么作为学校也应该在硬件教学设施方面给予充分地支持,给校区内投入信息技术教学工具,能够使教师更加切合实际地进行教学实践,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从信息的检索、筛选、整合、优化等几个方面给学生带来更有益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将信息教学的理想变为现实,从而让农村教师也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素养,成为信息化教学创新方面的领路人。
        三、结束语
        信息素养作为新型现代化教师一项重要的工作指标,需要在学校的培养和教师自身的努力下,提升信息技术运用的素养,为实现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教学做出长远的努力和贡献,让学生们都能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实现思维拓展,掌握更多先进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张珏.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和提升研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8(11):157-157.
[2]马尚民. 基于"互联网+"的乡村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06):189-190.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农村高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课题号HNETR190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