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点赞,精彩我成长——初三学生自我激励管理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沈洁瑾
[导读] 进入初三,学生们的学习任务加重,压力空前巨大。班主任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正面引导。
        沈洁瑾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    
        【摘  要】进入初三,学生们的学习任务加重,压力空前巨大。班主任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正面引导。本文介绍笔者在初三年级实践“为自己点赞,精彩我成长”的自我激励教育活动,启发孩子们发现自我,少走弯路,幸福前行。
        【关键词】初三学生,点赞,自我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发现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可见,教师的期待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教师期待激励的基础上,学生再进行自我肯定与激励,又会发生怎样的奇妙变化呢?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开展“为自己点赞,精彩我成长”的自我激励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战胜自卑,启发学生发现自我。该活动在初三中考备考阶段的教学实践中成效显著。
        一、认知“自我激励”,摆脱心理困境。
        “为自己点赞,精彩我成长”的自我激励教育活动,我最初的想法源于朋友圈“点赞”这一网络行为。平日里,我们往往会忙着为他人点赞,但是,结合罗森塔尔效应,在深刻的反思下,我认为我们更应该为自己点赞。学会为自己点赞,就是在学习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什么?自我激励就是挖掘自己内心世界的力量,凝聚前进的动力。
        作为初三班主任,学校兼职心理教师,我经常会收到初三学子的心理求助。进入初三,学生们的学习任务加重,压力空前巨大。中考,作为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考试,很多一起成长的同学可能就从中考开始分道扬镳,走上不同的人生路了。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难免压力大,每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不稳定,经历几次低谷就会容易烦躁,再加上学生处于青春期,身体功能进入早期成人化,自我意识向独立成熟方面发展,但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往往自大、自负,自信心膨胀,一旦受到挫折就消极抵抗,耐挫力差。这是一个正常的成长过程,如果没有正面及时的引导,自己一直钻牛角尖的话就容易走入死胡同。
        初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方方面面,产生因素也多种多样,这就需要班主任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多给他们一些正面引导,例如在任教班级里开展“为自己点赞,精彩我成长”的自我激励教育活动,启发孩子们发现自我,少走弯路,幸福前行。
        二、践行“自我激励”,凝聚发展动力。
        最初发起“为自己点赞,精彩我成长”这一自我激励教育活动时,我要求学生每天在临睡前做一个一天自我小结,为自己每天点起码5个赞。结果,学生纷纷向我抱怨:想不出自己做了什么值得点赞的事情、作业那么多了还给他们添负担……有几个作业老赖户直接不写不交。于是,我利用班主任的威慑力,更多的是自己的坚持力,软磨硬泡,手把手启发他们如何为自己点赞。
        还记得辅导班级里老迟到、拖拉作业的小鹏为自己点赞时,我给他的第一个赞是今天比昨天提早2分钟到班级,原先漫不经心低着头的他抬头看了看我,眼里冒着光;紧接着第二个赞是主动帮助数学老师擦黑板;第三个赞是捡起了地上的废纸团……后来我又赞他字写得工整;没有偷懒,妥妥地写完了今天的点赞作业,脱离了今天“老赖”的队伍。

最后我还为他点赞,为他敢于鼓励自己点赞。他不好意思地笑了,之后的点赞作业他没有拖欠过,每天早晨进班级的时间也准时了,各科作业的上交情况也大有改观……
        慢慢地,同学们发现,给自己点赞其实很简单:早起到校不迟到,第一个完成了语文背诵任务,英语默写满分,问了物理老师一个问题,和同学讨论出了数学最后一题,成功得做了一次化学实验,跳了200多个绳,大课间坚持跑完了三圈……这些值得点赞的内容很细小、很琐碎,但是却又能彰显学生充实的生活,充满意义。
        一次次的点赞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帮助他们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一次次的点赞也让我收获了不尽的惊喜和感动。某天批阅学生的点赞本,发现罗同学不仅完成了自己的点赞任务,还为同桌点了赞,原因是同桌耐心地教会了罗同学一道数学题。我的心被触动了,在班级里我特别就此事为罗同学点赞,通过这个活动,她不仅学会了挖掘自己的闪光点、肯定自己的价值,更为可贵的是,她开始用赞赏的目光关注身边的人与事,点赞周边帮助过她、与她一起成长的伙伴们。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践行“自我激励”,凝聚了学生的发展动力。
        三、反思“自我激励”,实现师生成长。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激发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培养和确立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成长。如此看来,成功的教育不是让学生越来越依赖于老师,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发展,激励教育也是如此。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下,班主任总是想方设法要“走近学生”。然而随着独立人格和自我认知的不断发展,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三学生在很多情况下并不领情。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因此,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班主任不妨像对待朋友一样,不主动干涉,但随时乐于提供帮助。
        通过开展“为自己点赞,精彩我成长”的自我激励教育活动,我以逸待劳,借助朋友的身份,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点赞的体验中获得成长;当学生遭遇挫折时,他们也愿意主动走近老师寻求帮助,在分享他们的点赞过程中,作为班主任,我收获了学生对我的信任,反思着作为教师、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引领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其实,初三的学生还是孩子,在他们身上有无数的宝藏等待他们自己去挖掘,他们需要被肯定,被鼓励;他们需要通过积极的自我激励、自我认知来获得肯定与鼓励。他们的内心都是要求向上和进步的,他们所缺乏的,只是将其化为行动的内驱力。在学生成长的路上,教师是引领者、陪伴者、促进者,引领学生们坚定“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的自信心,陪伴学生们践行“今日事、今日毕”的行动力,促进学生们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幸福感。而我们教师,有幸在这一过程中,与他们共同成长,共同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在锻造学生的过程中,锻造自我,收获一个个健康、自由、勇敢和快乐的灵魂。
        在初三的整个学年里,“为自己点赞,精彩我成长”这一个自我激励活动陪伴着他们成长,他们说,遇到挫折或失败的时候,学会了自我鼓励,便不会灰心,不会一蹶不振,反而会从挫折和失败中接受教训,增强信心。当然,自我鼓励也需要勇气,要敢于鼓励自已,“你行我也行,你行我更行”,要相信别人能办到的事情,自己也能办到,树立了信心,自卑心理也就自然后退了。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的学生们学会了为自己点赞,学会了自我激励,学会了用静气的我战胜浮躁的我;用阳光的我战胜阴暗的我;用洒脱的我战胜狭隘的我;用简约的我战胜复杂的我;用有序的我战胜盲打的我;用计划的我战胜低效的我;用不屈的我战胜自卑的我……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相信有彩虹!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