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航希
广西南宁市阳光新城学校 530200
摘要: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对于学生的复述能力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低年段学生的复述课文学习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复述课堂的现存问题展开,力求利用多元化评价体系,结合实际课例解决复述课堂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起学生的复述兴趣,提升学生的整体复述能力。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 复述课堂 小学语文 低年段
一、让问题在真课堂中发生,寻法破解
2019年全国小学统一使用语文统编版教材,本教材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编辑,通用于全国各地。统编版教材做出了有针对的,有指向性的课文选取,由此看出,复述不再是过去简单的背诵、复习或概括。复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是老师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六年学习中必须需要掌握的能力。
而低年段的复述教学是整个复述能力培养的基础。笔者想了解低年段复述教学的现状和困惑,于是对全校低年段的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发现教师在多年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课堂教学当中,缺乏挖掘文本进行复述教学的意识,部分教师在教学的复述环节只是蜻蜓点水一晃而过,还有部分教师把复述任务作为家庭作业留给学生,极度缺乏课堂上有效的复述指导的教学,再或者是让低年段学生用背诵的方式来完成复述,阻碍了学生复述能力的提升。
发现存在的问题后,笔者致力于在实际课堂中,发现问题,解决复述课堂现存问题,从而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复述兴趣。选取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进行第一次试教。课堂中解决了原存在于人教版复述课堂中的大多数问题:教师对于复述课堂的教材的研读到位;给学生的复述时间也非常充裕,课堂上充分说,课后巩固说;学生也能基本告别背诵复述的模式,开始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但是也发现了新的问题:
1.时长限制,教师授课难
教师受上课时长的限制,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反复阅读、朗读课文,加深对文本的印象,才能有效的进行课文复述。可是低年段学生的学习专注力是有限的,怎样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深入课文,敢于复述,都成为课堂上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2.能力差异,学生复述难
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课文的领悟有差异,这直接影响孩子的复述能力,如何激发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的复述兴趣,有层次有步骤有方法的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复述,这也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3.家校距离,家长监督难
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说了之后,回家还是需要巩固和加强,在回家复述时,学生需要达到怎样的一个能力,复述的方向和方法又是什么。家长在没能了解课文的前提下,是否能有效的监督孩子进行复述,这也是教师需要了解跟进解决的问题。
如需解决上述问题,使复述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得精彩,学生学得愉快,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原有的评价模式,要注重评价教学,从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中走出来,充分利用统编教材的教学资源,建构更适应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笔者将以多元化评价体系贯穿课堂,再次执教《羿射九日》一课,看看多元化评价体系应用课堂中,是如何改变低年段复述课堂的问题和现状的。
二、让评价内容多元,适时到位多维度
在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有意识的从三个维度入手进行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教师的课堂评价就应该围绕这三个维度展开,通过适时到位的评价,引导学生自主的完成学习目标。
1.设计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羿射九日》一课中,教师抛出大问题:“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中你可以看出羿是神箭手,很神奇,请你用横线画下来”。学生回归课文,找寻答案,思考问题,画下相关语句。教师再请学生进行全班分享,追问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并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如:“九十九、蹬、搭、拉......”,感受羿的神奇。
教师设计大问题,贯穿全文的学习和领悟,一步步追问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回归课文本身,找到答案。在解决大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构架,通过分析、概括、整理课文内容得到新的答案和知识。大问题的引领,教师有指向的评价,学生深入课文,将课文内化,“知识与技能”维度的能力得到提升。
2.师生共评价,专注课堂学会复述
教师在课堂上分步骤分层次的引导学生复述。第一次复述为“复习复述”,由学生讲上一节课学习的羿射日的起因,学生复述后,教师出示“借助表格”、“展开想象”两个板书,并以板书内容进行示范性点评。
第二次复述为“分层复述”,学生在学习完羿射日的经过后,板书“借助表格”,“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加上动作”的复述要求。请同桌间借助课后表格复述经过,提示学生结合板书,相互评价。学生在原有教师示范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板书,同桌间进行更具体细致的评价。
第三次复述为“整体复述”,学生在学习完全文后,和四人小组对全文进行复述。这次复述的要求与复述经过的要求一致,但是在评价环节,教师要求四小组间评价,力求更多的同学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学生第三次的复述展示后,教师充分利用多元化评价来评价学生的复述成果。
首先是创设争做“故事大王”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目标有指向的教师引导;其二是在学生复述后,由学生结合黑板的复述要求进行自我评价,有反思有自省的自我评价;其三是面向全班的出示手指打星星的全班评价,客观公正的给出评判,同时提高全班听他人复述的专注力;其四再由个别同学进行的一对一评价,再次要求学生结合板书评价,也是表达复述能力的再训练。
多元化评价的应用使得复述变得简单,学生通过评价他人明白复述的要求,从而知道复述的方向;学生在接受他人评价时再次巩固了复述的要求,加深对复述方法的学习。展示,评价,再展示的不断练习的过程,学生也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这就是学生“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能力训练。
3.创故事情境,展开想象提升感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故事中的情景,如第一次将学生当成羿提问:“羿啊羿,你这么厉害,为什么还有留下最后一个太阳?”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就是神箭手会怎么做。再通过课文原有的内容再展开想象,明白太阳对地球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自然而然的体会到神箭手羿的人物品质。
在这一次想象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课文继续问到,“天上留下最后一个太阳,大地上会出现怎样的景象?”教师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讨论思考,再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大地上的景象,最后出示一幅大地生机勃勃的图片作为辅助,帮助学生补充想象。
学生在情境创设中,一方面锻炼了想象力,为复述课文打基础,可以将课文原有的内容转变为自己处理加工过的语音,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二是在想象中,学生把自己当做神箭手羿,换位思考,体会羿射日的决心和为民着想的感情,无形中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三、让评价主体多元,全面客观扩广度
1.教师为评价主体
教师作为课堂上评价学生的主体,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能做到平等评价,尊重差异,有效引导。而教师如何作为评价主体评价学生,在评价内容多元化板块已经详细说明,不再赘述。
2.学生为评价主体
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本人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其更快的更主动的认识到不足,并能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完成自我反思,自我激发,自我整改,自我实现的过程。
在《羿射九日》一课中,学生在争做故事大王环节,上台讲完整的故事后。教师一改平时的上课习惯,改变为评一评自己获得几颗星,让复述者对照标准,自己打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回忆讲述故事的内容,对照标准进行自我反思,并给出合理的星星数量。整个过程,学生能很快速,自主的认识到不足,并对讲故事的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更有助于日后的学习和提升。
3.同学为评价主体
每个人都生活在集体中,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让学生更全面,更客观的了解自己。而同学之间的评价可以分为模糊性评价和精准性评价。
以《羿射九日》为例,在争做故事大王环节,教师会给出评星标准,在学生自评之后,由全班以指头为数,给台上的同学评星,这就是模糊性评价。这时候老师会适时的问到:“谁来说一说,你为什么给他评这么多星星?”引导学生根据评星标准进行精准性评价。在学生给同学做评价的同时,教师必须给出评价标准,加以规范,做出示范,避免同学的评价之中加入感情色彩,给出不公正,不准确的评判。让学生学会客观真实的评判他人,也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
4.家长为评价主体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和引导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当孩子进入学校后,部分家长会习惯性的被动接受教师对于孩子的评价,而不是主动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生生活中。多元化评价中,家长的评价也是多元化的一种表现,这是一种转被动为主动,不仅可以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以对孩子的学习进度、学习能力加以监督,更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变化,从而有效高效的引导教育孩子。
四、让评价方法多元,记录成长提高度
为了让课堂的评价方法更多元化,评价维度更广,学生接受到更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能较好地、较完整地保存学生在复述过程中的成长过程,激发出的复述学习兴趣。笔者邀请家长加入多元化评价体系,创设“复述成长记录手册,复述视频影像集”的评价模式。从而完善复述课堂中的评价体系。让评价始于课堂,走向家庭,面向生活,处处绽放。
(一)你我他,共同记录成长
家长如何有效的、准确的监督孩子的复述,并给出评价呢?在《羿射九日》中,教师设计了专属这一课的学生的复述成长记录手册,手册根据课文内容,课后复述要求,列出了复述课文的三个标准:“1.能够借助表格,把故事讲清楚;2.能够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精彩;3.能够加上适当的动作,用上关键词讲故事。”这三点要求就很好的指导家长,如何听故事,如何评故事,如何给建议。家长可以在专属的评价线上,写一写孩子的表现,或是讲的不到位的地方,还可以用来写对未来的展望,或当做是与老师沟通孩子复述现状的平台。
评价表简化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象教师的课程目标,反应学生的学习状态,记录复述的成长变化。为了有效的,跟踪式的记录低年段学生复述的全过程,本校教师选出低年段全部的复述课文,研读课标,结合课后习题,设计每一课的成长记录表,装订成册,发放到低年段孩子手中进行跟踪记录。
(二)讲故事,影像录制成长
孩子的成长变化是逐步且珍贵的,当家长用“复述成长手册”评价了孩子的复述水平的不断进步后,又发现新的问题,那就是前后课文的复述后,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升,评价表也写了给出了评价,但还是不够准确不够细致,孩子没办法很好的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又添加了新的评价模式,那就是“复述视频影像集”。让家长利用手机为孩子的复述故事过程录制视频,有的家长还将孩子的视频上传到app进行保存,这样的日复一日的记录和观察,引导和鼓励,不止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还促进了亲子关系,为孩子的复述成长之路留下美好的回忆。
参考文献
[1]赵春萍.学生评价多元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