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利用时政资源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阎立红
[导读] 本文将重点探究将时政资源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积极意义以及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融入时政资源的可行路径。
        阎立红
        陕西省西安市曲江南湖小学 710077
        摘要:现在处于我国社会发展和转型的阶段,因而在基础教育领域也需要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态势以知识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能够充分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将时政资源合理地融入到学生课堂中。本文将重点探究将时政资源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积极意义以及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融入时政资源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思政教学 时政资源 时政素材 实时案例 体系构建
        引言
        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往往倾向于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课程理论知识的讲解中,从而给学生带来的都是比较固定的教学形式,但是长此以往课堂必定会失去新鲜感和活跃性。此外,教学所沿用的教材虽然在理论知识点方面仍然能够适用于现在的课堂,但是其中的一些案例和时政分析等内容却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不同的变化,教材的更新难以跟上时政的变动也会导致教学与实际脱节。因此,需要及时更新教学中的案例资源,引用一些更新的时政资源俩增加课堂的丰富性和先进性。
        一、将时政资源引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不断吸纳时政资源素材,充实政治课堂内容
        在小学道德和法治课程中,为了实现教学内容在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准备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时政信息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中能够体现出这些资讯的教学价值,让学生更好地结合时政热点去理解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增加教学吸引力的方式,有利于吸纳那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时政信息,增加课堂的贴近性。此外,如果缺乏丰富的时政教学补充,会导致课程变得比较单一化,难以展现出教学内容,因而时政的引入也可以充实课堂容量,使学生在其中受益颇多[1]。
        (二)有利于促进教学模式革新,给学生带来高质量教学
        对于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而言,教材中已有的教学案例实质上已经足够学生进行理解,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一些方面所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因而需要教学模式的革新和内容核心的更新。所以在现阶段给学生进行时政教学有利于转变教学的思路,能够从当下比较热门和重要的政策等入手,让学生掌握最新的政策变动。一方面有利于打造高质量课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时政的关注度,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意识。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融入时政资源的可行路径
        (一)甄选适宜学生的时政信息,与教材知识充分契合
        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时政教学在小学道德和法治课堂中的作用和价值,作为教师应该给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理解的时政素材,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对于一些比较官方的时政素材的理解程度并不高,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进行适当的筛选和简化,并且在课堂上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联合解读分析,能够运用时政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让学生能够投入到课堂知识点中,结合这些生动的案例去深化教学理解[2]。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课时,其中讲述了改革创新政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变化,成为富起来的关键一步,再到“走进新时代”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号召,教师可以给学生引入“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近几年提出的时政方针和国家政策,给学生引用一些具体的案例。如协助一些“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让学生在领会其内涵的情况下,能够体会到“强起来”的时代变化。
        (二)构建开放式政治学习氛围,促进教学深度性发展
        在课堂中进行时政资源的讲解时,教师应该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而开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时政话题的讨论中,通过对于其内容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这既是参与课堂互动的过程,也是确立知识点理解吃透的一个必然路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能够围绕着学生感兴趣的时政话题展开论述,首先需要设定一个与课本知识点相关的话题,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选举产生班委会”时,这实质上是根据我国的民主选举制度在班级民主选举的实践,在学习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详细讲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且能够通过近期的的时政资源或会议内容进行分析,展现出这种选举方式的民主性。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关于选举的知识点,拓展教学深度,也能够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强学习印象。
        (三)鼓励学生搜集时政素材,培养自主思考能力
        除了教师给学生们进行时政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搜集更多的时政资源,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思政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视野的开发。学生通过自己对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知识的理解,收集和筛选自身认为比较重要和恰当的时政内容,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一起进行讨论。例如,在学习“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一课时,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搜集一些真实的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实例,可以通过“感动中国”这类的电视节目,也可以从报刊网络中截取时政案例,能够从一个个的故事中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不断培养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结束语
        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时政信息的渗透,使其在学习课本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以这些鲜活的时事案例为依据和理论支撑。引入时事资源能够有效完善教学体系,填补在教学内容方面的空白,发挥出教学创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翁张连.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利用时政资源的方法探究[J]. 求知导刊, 2019, 000(014):16.
[2]刘勤飞. 时政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好家长, 2018(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