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资源对提升初中化学质量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严宗镇
[导读] 初中化学是初中必修课中十分重要的科目,同时也是非常有难度的一项学科。
        严宗镇
        广西平南县同和镇初级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 贵港市 537317
        摘要:初中化学是初中必修课中十分重要的科目,同时也是非常有难度的一项学科。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初中化学教学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从而灵活的解决化学问题。本文就将研究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课堂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利用互联网资源解决这些问题与不足的具体方法,提高我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角度;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引言: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及方法的影响,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不佳。这种过时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于初中化学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积极性不高,对于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际应用能力较差。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进步,国家也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开始实行,对于初中化学学习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通过多角度的教学,使学生化学学习主动性提高,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利用互联网资源,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背景下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知识。它全面反映了学生的态度,情感,知识和技能,价值观和世界观,流程和方法的发展。它包含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化学知识,原则,方法和概念。化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题,在新的高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核心素养不仅可以提高高考成绩,还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的整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化学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在日常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核心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各种素质的发展,使初中化学教学更符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素养,有利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初中化学教师应不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初中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化学思维方式,学科概念,探究技巧,科学价值观等。可以说,它是初中生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前提保证。在此基础上,初中生视野可以不断拓宽,自我发展势头将越来越强,逐步形成跨学科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但实际上,许多初中化学教师盲目地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并计划以紧凑的方式安排课堂内容。并注重化学原理,公式,问题解决方法等方面,即片面追求学生更高的考试成绩,无法同时锻炼学生的质疑思维与能力。长期放纵只会让初中生越来越习惯于利用教师的共同教学思想来思考他们面前的所有问题,导致对教师的过度依赖,自主学习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二、目前我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过于死板
众所周知,化学属于理科的范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教学方式过于死板的现象,而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对于化学学习的热情以及主动性不高,甚至出现厌恶的情况。长时间的使用死板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就极易出现走神,以及发呆的现象,最终导致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无法掌握化学知识以及实际应用技能,这对于我国初中化学教育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忽视了对于化学思维的培养
化学这门学科在初中所有的教学科目中是较为具有难度的一门学科,如果想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化学思维的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就是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探索能力方面出发,让学生充分感知化学魅力,掌握化学思维能力,以此来更好的对知识进行消化,并能在实际情况中灵活运用。然而,纵观我国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教师在实际的课堂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对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仅仅是将书本上的化学公式以及定义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学生成为记忆的机器,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没有通过辩证思维去对知识进行分析理解,长期如此,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出现消极思想,所以说,培养学生化学思维,刻不容缓。
        三、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多角度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1.创新教学方法及理念,增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十分的恰当。我国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初中化学学习的魅力,没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使他们能够主动的去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比如说在进行元素性质的教学时,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同学们观看具体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体会到元素的性质,笔者曾经看到过国外教师带领学生在池塘边进行钠元素教学,为了验证钠元素与水发热发生爆炸的性质,教师将一小块钠投入池塘,钠在池塘中发生爆炸,发出大量的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书本上所不能呈现的现象,这在无形中培养的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的去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
2.优化化学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以往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化学知识的讲解,却忽略了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培养,这对于学生的化学知识理解是很不利的。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使学生观看实验过程,而后组织化学实验活动,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各个小组进行化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步骤,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小组间的实验总结是不同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间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得出最终的实验总结,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及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3.鼓励学生积极应用和应用化学知识点,并培养快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初中化学课的时间总是有限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化学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实时学习化学知识。引导他们尽可能地观察,练习和思考,以确保在扩大有限的化学教学空间后,形成卓越的实际应用和创新技能,真正应用所学到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尽可能多的现象,包括铝盘在永久使用后会变黑,水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后长出来。造成这一系列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铝在水中取代铁盐,通过热分解生成铁,碳酸氢钙水,形成碳酸钙,并附着在水壶的内壁上。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努力完成教材中设置的实际应用任务,利用互联网资源,增强动手意识,调动更多创新灵感,形成初中化学必备的创新素质。
        结束语:总而言之,提高我国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我们仍有一大段路要走,要利用互联网资源培养学生化学意识,增强学生化学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我国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的有效率,我国的教育事业才能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左莹. “互联网+”模式应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的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0.
[2]章昊.浅谈“互联网+”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19.
[3]李龙琴.信息化资源运用于初中化学教学的策略[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5):217.
[4]李明丽.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之方法论[J].才智,2015(32):208.
[5]魏宏.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整合的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