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及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康楠
[导读]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是我们的母语学科,更是对其他学科有着联系性的重要作用。
        康楠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第四小学 111003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是我们的母语学科,更是对其他学科有着联系性的重要作用。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上,其随堂练习是帮助学生们掌握知识的重要一环。所以教师们如何通过此种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以及学习成绩是当前学校以及教育部门所重视的。由此作为契机,本文浅要讨论了小学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并为教师们更好地开展此工作提出有效的方法措施,希望帮助教师们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帮助我国教育改革事业深入推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随堂写作
        引言:
        写作教学是小学阶段高年级语文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小学高年级教学的难点。在当前学生们处在时代下,多重原因造成了学生们在写作中所出现词汇与素材运用频繁,条理不清,内容空洞的现象。再者,班级内学生们的习作水平参差不齐,更导致了部分基础能力较差的同学写作能力一低再低,出现了对写作的抵制心理。所以,教师们对于高年级学生的习作练习教学指导已刻不容缓。
        一、重要意义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们往往在开展时做教学时,是将习作孤立起来,将写作与词语、生活、阅读相隔离,将教学局限于每周一两节的课程中。在新时代下,这种方式明显是错误性的。
        依据新时代要求,写作教学涉及的方面较广,且知识也是包罗万象。对学生们的语文各方面能力以及素养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若是将习作教学进行孤立,则无法让学生们更好地提升专业语文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们放在广阔的天地中,拓展学生们的视野范围,并且拓宽学生们的教学之路,才能真真切实地提高学生们的习作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们将习作和生活实践相融合[1],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观念。
        二、方法措施
        (一)优美词句搜集
        若学生们缺乏丰富的词句积累,以及利用好素材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则会导致在写作练习中出现索然无味,内容空洞的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们认真研读课文,并且准确把握文章的情感,有效地找出文章中优美的词句和名人名言,及时做好积累。同时,帮助学生们增加读书的机会,鼓励学生们博览群书,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有效提高学生们的素材积累水平。其具体做法可以是准备摘录本,在课堂或课下读到好的词语和句子时,及时做好摘录,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词语准备,并且定期组织班级笔记评比,有效帮助学生们监督词句积累。对优秀的同学给予表彰,由此来加强班级学习氛围。
        (二)内化已有知识
        在部分同学做好词句积累的同,若想帮助学生们提高写作能力,灵活的运用更为重要。在许多的写作实践中,往往会发现学生们生搬硬套、张冠李戴等现象。因此,教师们为了帮助学生们的积累能力提升以及知识的内化,必须要将所积累的词语转换为自己的语言,并通过合适的方法以及恰当的时机运用到写作中。
        首先,这必须要求学生们能够正确的了解语句,学会恰当的表达。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列举文章中的优美词句,让学生们进行品析。在此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利用“替换”或者是“仿写”等形式[2],让学生们加强对词句的理解,并帮助学生们的知识内化,有效地将类似的内容转移到协作学习中,培养学生们的语文习作能力。
        例如在《夹竹桃》一课时,一些对于夏天描写的句子是十分优美的,且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帮助了作者表达思想情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们可以引导学生们对此优美的语句进行加工或者是改动,由此来引入到写景类作文中,还可以让学生们适当去背诵,了解到在如何的情况下,能够运用此语句并能通过什么样的话语去书写。
        (三)读写结合
        若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写作与阅读分开来,则会导致学生们的训练机会仅仅只存在于几节写作课上,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所以,若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必须有效的将此辐射到阅读的课程上,在学生们语文阅读的间隙,有效的穿插写作的指导,并且对学生们展开训练,能够让学生们准确掌握写作的方式和技巧,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写人的课文《鞋匠的儿子》时,教师们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们利用语言来描写人物。例如,在学习写景课文《黄果树瀑布》时,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模仿其中一段写景的话来进行写作练习。由此从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挤出一点点时间来帮助学生们进行写作训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培养起阅读和写作联系的思维方式,更能提高学生们对于写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日后的写作课堂上能够更好地进行写作教学。
        (四)有效指导
        在小学生们的写作课程上,教师们若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步骤和指导规划,则会导致学生们在学习时迷茫,不利于学生们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更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潜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们文字表达的能力。
所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开展课程教学之前,教师们应该首先针对于学生们习作中的关键词句,着重进行素材的积累,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们在习作课程前就做好充足的素材准备。这样学生们在写作课上不仅是有了充分的材料准备写作时更加的心应手,更能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在心理上不会有着对写作的抵制之情。
        ②创设情景。根据学生们的思维和性格特征,生活体验等。教师们在布置习作要求时,教师们应该在课前了解学生们的思维以及性格特征、生活经验等,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由此才能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写作练习,在写作练习中文思泉涌,并能体现真情实感,达到写作教学的目标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教师们应该不断让学生们注重积累,并且在习作练习中不断练习,并且通过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们提高语文写作的能力,帮助学生们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好语文学科基础和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罗艳华. 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探讨[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29):135.
        [2]李宝琴. 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及策略探析[J]. 科普童话, 20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