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合理建构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焦林
[导读] 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并合理构建起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充分的发挥德育评价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焦林
        山东省济宁市附小科苑校区(科苑小学),山东省济宁市,272000
        摘要:在我国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而德育评价则是其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中小学校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各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之一。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并合理构建起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充分的发挥德育评价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合理建构
        前言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德育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功能、教育管理功能、评定功能、诊断反馈功能等,对于塑造学生心灵,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德育工作的深入改革和优化,更加验证了德育评价对德育教育工作的调控作用。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德育评价的研究和探索,对中小学德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在积极的探索促进德育教育高效发展的有效路径,特别是构建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对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德育评价目标缺乏明确性
        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开展德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及时的反馈信息,让教育主体能够了解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引导和指导学生朝着大众期望的方面发展[1]。中小学德育评价的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作出适应的调整和优化。在我国德育教育中,长期以来缺少具体、统一的德育评价标准,各学校的德育评价标准,主要是各学校参考国家的相关教育文件自行制定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难以体现出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当前的中小学德育评价存在内容的偏颇性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中,往往存在着注重知识的评价,而在行为评价、意志评价及情感评价等方面严重不足的情况。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将德育教育认同为思想道德教育,将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做为主要的教学任务[2]。在传统的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中,德育评价强调的是道德品质和理想,过分的注重说教,需要学生绝对的服从和照做,体现出了一定的强制性。进入到新时期,具有时代性的德育内容、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没有在学校的德育评价中有所反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发展。
(三)德育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
        在中小学的德育教育中,德育评价方法非常关键,不仅影响着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而且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在传统的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德育评价主要依靠教师对学生的印象好坏,进行简单的评价或者是打分,对德育评价具有绝对的掌控权,而学生一般只能接受,没有申辩和反驳的权利和机会。在当前的德育教育评价中,很多学校依然采用思想政治课考试的方式,运用答题和考试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德育学习效果和质量。另外一些学校也会给予教师一定的权利,对学生的德育学习进行“评语式”的评价。
(四)只有单一的主体对中小学生的德育进行评价
        在中小学的德育评价中,往往只有教师做为单一的主体,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教师就是学生德育教育的“终极裁判”,往往在给出的评价中,缺失个性和针对性,很多学生的评价内容相同或者近似,不能依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而学生对于教师给出的德育评价,只能被动的接受,没有申辩和反驳的权利,有时候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很大伤害,也只能默默的承受。


        二、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合理建构途径分析
(一)依据时代发展,树立起现代的德育评价理念
    其一,德育评价要进行积极的改革,实现功能的转变。在传统的德育评价中,教师注重的是其的诊断功能,而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当前的德育教育要将德育评价的激励功能放在首位[3]。在当前的德育教育中,德育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再是对学生的德育真实情况进行诊断,而是要发挥德育评价的激励功能,鼓励和引导优秀的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能对后进生起到鞭策和激励的作用,促使他们看齐先进,不断努力。
        其二,德育评价要进行积极的改革,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在传统的德育评价中,往往由教师单方面的对学生的德育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考试分数或者简单的评语呈现出来,忽略了学生对评价结果的反应和反馈。德育评价最重要的作用,就要给予学生最公正、准确的评价,帮助学生认知自我,改进不足,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
(二)引入更多的德育评价主体
         在传统的德育评价中,评价的主体通常是教师,运用的是单向评价模式,学生只能做为被评价的客体。而在现代教育中,德育评价主体要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引入很多的德育评价主体,加入到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活动中来,特别是鼓励学生参与进来,积极引导学生把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教育,使得德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让学生成为德育评价的主体,主要是采取学生自评或者是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参与到德育评价当中,必然会引起学生自我反思,找到或者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让他们的心灵受到触动,引导他们主动向着优秀同学看齐,自觉的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对于学生间的互评,学生们长期在一起学习和玩耍,彼此之间更加的了解和熟悉,因此,他们之间做出的德育评价,更具有客观性、民主性和公平性的特点,更能发挥德育评价的作用。当然,将学生引入到德育评价的主体当中,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更高的认知高度,因此,更容易客观而公正的给每一位学生做出德育评价,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闪光点和缺点,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德育教育的成果。
        (三)不断完善德育评价内容
        在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德育评价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实践中,要不断的完善德育评价内容,给予学生最为公正的、客观的评价[4]。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小学的德育教育模式和方法越来越多,要想做好学生的道德评价,不得不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全面考核。德育评价的结果,不仅要包含德育理论学习和学生的自主德育实践,还包括学生间的互评和教师评价。其中学生的自主德育实践应该占有最大的比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德育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价值引导和自我构建。在未来的德育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德育评价,针对德育评价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加强探索和研究,找到多种高效的应对措施,积极构建起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尊严的基础上,提升德育评价的实效,推动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香艳.论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合理建构[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02):78-82.
        [2]张冲.中小学德育评价与创新研究:现状·问题·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9(11):75-80.
        [3]杨小华.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9(36):40-43.
        [4]蓝维.构建中小学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论思考[J].中国德育,2012,7(18):18-21.
        作者简介:焦林(1979.5.11-),汉族,女,山东滕州市,本科,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生德育评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