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伦海英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学生德育工作引起了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伦海英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第二中学 黑龙江省 鹤岗市 1542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学生德育工作引起了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德育是初中阶段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针对如何有效提升初中生思想道德素养以及文化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初中阶段的班主任必须要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不断去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尊重以及热爱学生出发,不断对教育教学手段进行丰富,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德育工作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引言:初中班主任在学生学习以及日常生活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充当学生生活中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身心的快速发展,其独立心理、批判心理以及叛逆心理和自主意识都有所增强,希望能够摆脱教师以及家长的管教,这使得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工作难度大大增加。为此,怎样有效提升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德育方面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养,是现阶段初中班主任一直在思考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下面,本人就结合自身多年实践教育教学经验,阐述自己的心得以及看法。
        一、以生为本,尊重以及热爱学生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初中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导,学生被动地学习文化知识,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这也就直接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不高。道德教育效果低下。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教育教学理念。因此,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尊重和爱护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是教育的主体,进而促进德育的有效发展。
        例如,在现阶段的初中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思想上表现得还不够成熟,经常会出现一些打架、逃课等违反班级规定的情况。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一定不可以直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一定要运用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疏通和引导。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和老师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教师能够了解事情发生的过程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看清每个学生的亮点,并指导他们积极健康地发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以朋友的方式与学生相处,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良好意愿,然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效地展开德育教育工作。
        二、以情动人,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手段
        情感活动是德育的基础。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就无法有效地激活意识领域的道德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在德育过程中没有道德情感的交流,就不会有德育。因此,在现阶段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应充实和感动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在各种情感的影响下发掘情感价值,有效地形成自己的道德水准。
        在情感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有多种。首先,班主任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中,班主任可以通过挖掘本学科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的故事,体验和感受不同人物的内心感受,或者通过情感渗入的方式获得相应的德育启示,使德育活动贯穿于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次,班主任可以在班会上为学生收集具有道德教育功能的视频,例如《开学第一课》、《中国诗词大会》;相关的电影,例如:《开国大典》、《建军大业》等。这样,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参与了多种情感道德活动,从而提高了思想道德品质。
        三、实践参与,设置多样的活动形式
        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多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生活制定德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例如,班级可以开展一些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活动、植树活动、校内外卫生清扫活动、五四青年节扫墓活动等,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以社区服务活动为例,班主任可以带领学生到养老院探望老人,帮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听老人讲故事并与他们交谈,从而提高学生尊重老人和爱护老人的道德感。另外,班主任可以每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班会活动。班会的主题不确定,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书籍中或生活中查找有关德育教育的资料,并挖掘一些德育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是环境保护的,也可以是尊敬师长等方面的。同学们相互交换找到的信息,并最终确定班会的主题。然后让学生充分准备材料,使每名学生在班会上都能受到“润物细无声”式的德育教育的影响。这样,通过各种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质,进而有效提高德育的实效。
        四、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有多种接收信息的渠道。学生的思想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心理承受力差,固执和自私的现象很普遍。为了减轻这种现象,首先,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与学生的距离要缩短,深刻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想法,并与学生进行沟通,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严重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指导,让学生得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目前,很多家庭中,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而不能与孩子一起生活,孩子只能由长辈抚养长大。由于缺乏父母的照料,儿童缺乏家庭带来的温暖,他们的性格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阻碍。班主任要注意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了解学生心理变化的原因,进行心理咨询,动员学生互相帮助,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同时,班主任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进行科学高效的班级管理。
        结束语:如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德育教育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社会各个方面对人才的思想道德水准也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面对此种情况,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整个过程之中,必须要正确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去开展德育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让德育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的扎实有效,进而有效促进初中阶段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贴近心灵的引导——探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J].吉林教育,2020(Z4):58.
        [2]康健军,陈佳慧.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扉——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J].亚太教育,2019(11):30.
        [3]靳海燕.润物无声——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艺术[J].中华少年,2019(15):199.
        [4]采静.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艺术初探[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03):138+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