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如何提升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8月第23期(中)   作者:蓝治球
[导读] 由于农村学校的整体教学环境比较落后,并且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都申请外调
        蓝治球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初级中学526442
        摘要:由于农村学校的整体教学环境比较落后,并且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都申请外调,还有些年轻教师因为受不了较为艰苦的环境,因此年轻教师流动性大,而留守的部分语文教师,由于长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下教学,已经跟不上语文新课改的步伐,因此如何提升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提升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拥有专业的教学素养,是语文科目得以发展的重中之重,专业素养包括诸多方面,它结合了教师职业的基本知识水平要求和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特别是在农村学校,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值得重视,初中生正处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时期,而语文教育正是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关键,因此农村初中教师方面更应当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加强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素养以及人格魅力的不断提升,为农村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一个长久发展的基础。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许多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不能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更新教学方式,依然按照原来的教学方式实施语文课程教学。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进行了翻转,,初中语文教师由曾经的知识“灌输”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者,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激活学习兴趣、开拓思维,培养新时代教育中所需要的创造力,把曾经被动的学习转化成为主动学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固步自封,农村教师仍然对新的教育理念无法接受并转化到实际教学中。
(二)教师专业素养得不到提升
        许多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得不到提升,无法及时与新课标理念接轨,依旧在传统的知识体系中固步自封,无法不断更新的新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运用比较薄弱,教学技能有待得到提高[1]。
(三)农村学校师资数量少
        首先相较于城市,农村的舒适度和便利程度远远不及城市,生活条件较差,尤其是年轻教师都无法长久在农村学校任教,其次是农村教师的薪资水平较低,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农村教师也想要过上好的物质生活,可以农村教师薪资普遍较低,难以维持教师的生活水平,因此农村教师有机会便会转去城市的小学,甚至很多教师因为待遇无法维持生活转向了其他行业,这就导致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人才不断流失,从而影响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二、提升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措施
(一)加强农村教师师德教育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培养人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国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下,我们当今社会对师德也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要热爱工作,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在学生的心中教师是智慧的化身,是高尚人格的化身,特别对于农村的孩子教师是带领他们去往更大世界的领路人。

因此,乡村学校应该将教师的责任感作为师德教育的重点,树立“典型”,奖励那些默默无闻工作在平凡岗位的人民教师,还有始终如一为乡村教育振兴作出努力的教育工作者,并且在职称和工资方面进行体现,不亏待每一个教育者。
          农村大多都具有奉献意识,将提高农村教育培养优秀人才为己任,做到“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人范”带动学风校风的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2]。
(二)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中,农村教师面对的教学问题能否有效采用新的教学观念。新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性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将由传授型向创新型,初中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面对新的教育目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必须把以前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现在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要充分调动农村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初中生在学习语文时,根据各自的学习习惯调整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主体学习意识。其次,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在新课程教育下帮助学生农村初中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不断提升,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二)教师要提升语文素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最能直接体现自身专业素养的方式,莫过于在课堂上的表现出专业的语文素养,例如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还有与众不同的思想境界。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许多语文教师字进行教学时说话刻板,无法打动人心,怎么能要求学生好好地感受语文呢?课堂上的语文教师在讲课中要反应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在朗读时声情并茂传递文章的情感,为课文中的人物和情景赋予感情使学生身心到滋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语文老师,要把每一节课当作自己语言素养修炼的过程,慢慢地学生也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了语感[3]。
         其次是教师要掌握最新的语文知识和相关常识。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学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文学修养,语文教师同时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责任,教师首先要熏陶“美”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中感悟,获得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尤其是农村学生对于“美”的感受无法和城市的同龄人相比,因此,农村语文教师要凭借文学的力量,把心中情感散发出来,教师的“磁场”是有效带动学生感悟能力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焦文教室只有在不断提升自己文学素养的同时,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使学生的学习面貌得到改善。
结束语:
    “明师道、铸师德、扬师风”是新时代对人民教师的要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校兴衰、系于教师”,首先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责任,其次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老师,我们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更为重要。因此,我们要在自己的专业素养方面不断提升,我们的“根”扎的越深,学生的路也就更远,我们要加强自身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对新知识、新思想不断探究,同时也不忘记自己作为教师的那份担当以及责任。

参考文献:
[1]徐素秋. 乡村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思考[J]. 求知导刊, 2019, 000(029):92-93.
[2]程月琴. 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分析[J]. 新课程(下), 2019, 000(001):212.
[3]杨心琦. 论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J]. 新课程(中学版), 2019, 000(003):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