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8月第23期(中)   作者:胡春燕
[导读]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群文阅读这一阅读教学方式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和意义
        胡春燕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第三初级中学    465550
        摘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群文阅读这一阅读教学方式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和意义。群文阅读模式下,其阅读资源更加丰富,阅读活动更具多元化和深刻化,因而学生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积累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均能得到有效培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由点带面,促使学生展开多篇相关联文章的阅读,从而在充分发挥群文阅读价值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群文阅读
引言
        群文阅读,就是老师依据同一教学内容选择多篇同类文章进行整体性阅读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对多篇文章的统一学习,有利于学生从多篇文章内容中,总结出同一教学内容,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感悟。因此,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老师开展初中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不断优化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加强核心素养在群文阅读的渗透力度,进而促进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概述
        群文阅读,是指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来选择相关的文章,并对其进行阅读。该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具有多向性,可以帮助学生对各个文章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明确,更好地掌握文章中的重点部分;第二,具有开放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思维能力;第三,重视共识达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把握好以下五个层级:①从教材出发,注重单元整合;②从课内文本出发,高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③积极开展有意义的阅读活动,比如“整本书阅读”或“一本带多本”;④课内、外互通;⑤深入主题。教师应在学生分析议题和探讨议题方面给予指导,从而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思考变得个性化,并提升学生表达个人看法和观点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群文阅读目的。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身体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该阶段,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致力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目前,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方法,在一些学校与学生中流行,即小组课文阅读教育。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引入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主动性。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群文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阅读习惯。当然,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专注于教材,而且可以在课外阅读更多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灵活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法,以充分发挥新课改阅读教学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精心甄选阅读材料,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的特殊性,使得教师的教学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还阻碍了学生学习内容的扩展。而采用群文阅读可以改善这一局面。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知,整合更多的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文章,来进行群文阅读活动,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最大优势,使得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涉及的知识广泛,提高了学生比较阅读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它简单有效,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确定主题,例如作者、文章内容、人文内涵等,并仔细选择与主题相关的文章,巧妙地将课外阅读的文章与学生所学的文章结合起来。例如,《邓稼先》《说和做》这两篇文章都是描写历史人物的,并通过描写人物赞扬其高尚的精神。

教师可以结合该单元中描述的有关历史人物,在《名人传》中找到有关贝多芬和米开朗基罗故事中的人物故事和相关传记,与本单元中的知识进行整合学习。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去探索这些伟人的高尚品质,让他们切身感受的同时学习这些精神。
        (二)明确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在保证阅读质量的情况下,注重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行锻炼。在阅读技巧上引导学生精读为主,同时锻炼其总体概括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发挥好导向作用。指导学生运用好“群文阅读”,发挥群文阅读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在阅读作品的把控上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阅读作品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比如学生在学习《孔乙己》时,让学生体会到鲁迅先生雄浑的笔力,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既要让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细致入微的肖像描写,同时也要让学生分析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情感。所以在针对这节课制订群文阅读方案时,应注重尽量选择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学习动作、语言以及神态描写。类似鲁迅的另一篇文章《祝福》,寥寥数笔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便深入人心。这样相同类型的文章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找出文章中对于人物刻画使用的技巧,并进行提炼,试着自己进行描写,让学到的知识能够得到实际运用。同时激励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文章解读,可以通过人物描写来分析文章,也可以通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或者通过文章的历史背景综合起来,对一篇文章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对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锻炼其主动阅读的习惯。
        (三)培育思考能力
        虽然群文阅读中的内容有共同的议题,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内容却需要学生去不断思考,了解其中的真实写作意义与思想感情线索所在,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对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塑造,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例如,在对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白在对本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说明,同时也要从作者情感经历过程中,总结出具体的内容脉络,从而保证课程内容学习的理解效果与掌握深度。通过对这篇课文的提前预习我们可以知道,《背影》是一篇讲述亲情的文章,这篇文章看似语言平淡,但是其中的内容却给我们极大的震撼,表现出了父与子之间浓浓的亲情。这一内容的核心是父爱,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深刻感知文章中的父爱,这便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文章中是如何表现出父爱的?我们所体会到的只有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吗?儿子对父亲又是怎样的感情呢?文章中所提到的车站送别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看似普通,作者为什么面对这个朴实无华的背影落泪?作者面对父亲的背影几次落泪?这些问题是文章中能够找出的,但是对于作者家中的变故有些学生却忽略了,正是由于作者家中的变故,父亲的一直支撑才会使作者面对背影有不同的感触。而这些内容便是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去思考的。只有学生真正将这些问题思考清楚,才能将文章内容清晰地连贯起来,从而深刻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章中父亲对儿子朴实却伟大的爱,感受儿子对父亲的愧疚与深爱。
结束语
        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对学生的心理、身体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深度整合和优化,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把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展现出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赟.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许芳.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0):87.
[3]董剑.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08):100.
[4]吴奋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5]张宗方.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5):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