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影
四川省自贡市第二十二中学校 四川省 自贡市 643000
摘要:高中数学运算量大,概念抽象,再加上学生对数学中的概念和公式就理解够不清楚,平时解题太过于机械化,套用公式没有真正理解到位,从而导致题型一旦出活,学生将无从下手。所以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一定要将知识的来龙去脉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从根本上把概念弄透,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不断去积累知识结构和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就有利于适应高考题型的变化,达到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高考;理解;推导;技巧
一、分析公式找问题
三角函数中,辅助解公式


是怎么来的,其作用是解决怎样的问题,通过调查,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对于函数

的单调性的求法没有问题,而对于函数

的单调性的求法,出错的学生会提高一倍以上。这种典型机械式的照搬老师的做法,而根本没体会到公式的变化,在高三的学生当中还存在很大一部分。而我们老师知道学生有这样的问题,却不知道如何讲起,其实复习更应注重知识点来龙去脉的讲解。
二、高考实例看问题

本题开考10分钟就有人缴械投降了,事实上考的依旧是那些数学知识,不同的是,这是第一次在考卷中将数学与艺术的牵手展现在了公众面前,那么明年谁又能保证下一个进入高考卷的不会是《蒙拉丽莎的微笑》呢?神秘的微笑里又有怎样的数学密码呢?其实“达芬奇让蒙娜丽莎的手搭起,撑起了画底,构成了一个黄金三角形如(图2),而且头、眼、嘴、鼻的位置处处迎合黄金分割,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从容祥和的氛围。《蒙娜丽莎》被推崇备至,其实这个黄金三角形和对数螺线功不可没。”

有很多学生说,这到底是考数学还考艺术?题目非常新颖,与同学们平时所做的题目有巨大的区别,对极坐标理解不清楚只是将公式背到的同学就会慌了神,无从下手。
再看网上的段子,本以为今年的高考是换汤不换药,结果连碗都换了,更有说法是文科当理科考,理科当华罗庚考。其实这些段子再次告诉我们,高考变化的巨大。这些变化会持续,因为新高考改革势在必行,如果今后将不再有文理科之分,那么数学的考试也就不再分文理科了,大家一张卷,所以为了与新高考并轨,想必这几年文理科数学的难度不会有很大的差别,从19年的高考题来看,其实题的难度并不算太大,只是增大了运算能力和阅读能力。文科除理科中不考的内容(如: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二面角的平面角等)外,几乎每个题都与理科一样。
三、认清高考数学的变化解决问题
这个假期通过做高考题,我深感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的我,方向更明确了,抓牢基础,联系实际。这八个字告诉我在教学上,无论是讲新课还是高三复习课,一定不要忽略概念的讲解和公式的推导过程,而不是一味地去讲解题。有很多学生对知识的连贯性结合不起来,比如数列中的累加法,累乘法,倒序求和,错位求和等方法根本就不知怎么来的,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哪一种方法来解哪一类题型,从而导致思路散乱,怕遇新题。只有注重好知识点的推导和归纳,就能把学过的知识转化成解题的能力,才能适应高考题带来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永莲.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升高中数学效果——以变式教学为例[J].读书文摘,2015(24):267.
[2]张石兰.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09):22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