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215000
摘要:现阶段,很多故事素材过于成人化,学生往往无法有效理解其中的意思,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感受不到故事的乐趣,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故事化教学无法发挥自身优势,为此,教师需要对故事素材进行筛选,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故事。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故事化教学
在选择故事教材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和要求、实际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况、学生的性格特点等要素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故事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设置合适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
一、故事教学法的概念
实际上,故事教学法在近几年小学阶段教学中广泛应用,其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合理的故事,使语文教学模式适合学生的整体发展。故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投入语文学习中,通过设置合理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能够深入课文内部分析和理解,这样一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故事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一)故事的真实性原则
在小学阶段,故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大,为了保证故事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教师需要选择具有真实性的故事,符合学生的社会认知。如果,教师所讲述的故事是虚构的,学生会提出质疑,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日后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辨别是非,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一定消极影响。因此,为了能够使学生对事物具有准确的判断,最主要的原则是保证故事的真实性,最好是学生经历或了解的故事,从而使故事教学法发挥其最大作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故事的趣味性原则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在选择故事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故事是否具有趣味性,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教师选择的故事需要保持新鲜感,老套的故事学生会感到无聊,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具有新鲜感和趣味性的故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三)故事的针对性原则
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处于发展阶段,教师在选择故事的时候需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现阶段,很多故事素材过于成人化,学生往往无法有效理解其中的意思,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不到故事的乐趣,严重影响故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选择故事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对内容进行筛选,把握故事的难度和深度。另外,选择的故事需要与教学内容保持一致,脱离教学内容可能会导致出严重的课堂混乱问题,无法发挥故事对语文教学的辅助作品,通过引入故事,应用合适的故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掌握语文知识。
三、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师选择合适的故事、创设不同情境进行教学
有效应故事教学法最重要的一步是对教材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故事教材为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在选择故事教材的时候,教师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和要求、实际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况、学生的性格特点等要素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故事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故事情节设置合适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另外,故事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进行《守株待兔》一课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其他相似故事,《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等故事,提高学生的课外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扮演小兔子和农人,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收获大道理。
(二)课上学生积极参与故事的准备和表演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合适的主题,让学生组成小组形式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进行表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符合主题的故事,在课下做好准备工作,并在课上进行表演,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表达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白和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和具体内涵,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认知。在准备和表演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注重对故事教学的总结以及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应用故事教学法使学生充分掌握教学知识和语文技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学生。为此,教师需要充分把控学生对故事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和收获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将教学课题放在是否能够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故事引入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故事内容的总结,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将自己阅读故事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记录下来,积累好词好句,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故事化教学在现阶段小学教学中受到广泛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入故事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容易投入学习中。
参考文献
[1]王静.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54,70.
[2]高宗红.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8(33):115-116.
[3]李冬梅.故事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2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