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应友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排市镇河北完全小学435245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受良好传统文化影响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和阅读习惯的重要一步。因此,教师应积极讨论如何教学生阅读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盲,使学生从小就可以养成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引言: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阅读章节在整个汉语学习中占有相对重要的比例,因此阅读无疑是考试教学中学生的必然考试。如果教师能够自觉地探索初级阅读教学法,将能够改善教学方法,教师的阅读指导将更具教育性和专业性,并且学生将能够学习更多有关阅读的知识。多样化更有利于小学生语言技能和阅读习惯的形成。
一、小学阅读课堂教学现状
关于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存在两种误解。一个是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相对幼小,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只能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基础阅读。第二个问题是,仍然有许多老师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来引导他们阅读,使学生跟随老师阅读,而学生可以减少阅读时间。由于这种误解,现在大多数阅读课堂都有两个特点:一是小学生的阅读过程是流于表象,学生无法通过阅读达到对教学内容深入理解的目的。其次在阅读课中,教师主要侧重于对知识点的解释,学生自主学习缺乏科学的方法,造成了阅读理解的困难,在日积月累之中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第三是由于阅读教室中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活动,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僵化,创造性思维能力偏低。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1.语言是一门独特的语言学科。无论是单词和句子的相互结构,还是使用单词的习惯,都有一定的规则。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难以理解,而且使他们对学习感到厌倦。可以通过在阅读过程中加强语言学习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言技能。
2.基本语言学习不仅是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使他们更好地学习中文课本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学生可以不断拓宽视野并丰富他们的知识,并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长期阅读中,学生将继续积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这些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意义。
3.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而语文实践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正是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提高阅读教学的策略
1.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注重自主学习
阅读教学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背诵,表演和练笔练习。通过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课。教师一直在注重引导学生的阅读自主性,有效的阅读教育已经从预习开始。从语文科学的特点来看,这一过程的内容既简单又固定,但是其中包含的思想却可以激发无数的想象力。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寻找适合学生阅读的优质材料,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2.阅读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掌握阅读内容。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是小学语言技能的基础,对语言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表达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因此,培养语言意识也是语文教育尤其是阅读教育的核心。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应以单词和句子为基础,并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语言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小词常常蕴含着巨大的活力和情感。训练好语言意识后,学生可以轻松地发现单词背后的丰富情感。在阅读教育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单词的理解和识别来提高对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并对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刻的同情。
3.突出教学目的性
强调教学的目的,并重视阅读体验。在阅读教育的实践中,教师应寻找可能的阅读指导方法,有意识地将独立阅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并教育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很多人文知识。让学生逐渐达到“用不着教”的学习状态能力。同时,教师需要改变原始的单纯接受学习的方法,专注于阅读,发展和塑造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动员主观性和游戏性,同时阅读和自我理解、阅读和思考、在相互讨论中,小组交流和合作学习动口、动脑和动手去阅读和理解单词和句子。
4.养成良好的习惯
阅读取决于持久性。它显示了人们的意志。可以坚持阅读的人不一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而是坚定的人格之一。如果这样的人设定了目标,那么他可能会非常成功,而且可能会非常巨大。因此,有必要在阅读方面给予勉励和鼓舞,通过阅读交流体验会,帮助学生制定阅读学习计划,测试学生的阅读成绩,以有效地提高阅读学习的有效性。
结语:
阅读既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艺术。有必要“挑战100种思维方式”。教师不能通过使用统一和标准化的答案来约束学生的思维。我们必须确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阅读自己的感受。小学阶段是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的总教学目标。在整个阅读课程中,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指导和组织者,还是他们的仰慕者。参加学生的阅读活动,并确保在活动中教给学生一些教训和行动,以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遵守纪律”,“课外活动的好处”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要状态,可以阅读书籍,阅读参考书籍,探索,思考,讨论,争论和发现阅读世界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慧,邵长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32-133.
[2]于井凤.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4(5).
[3]范佳敏.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18(20):59-60.
[4]黄静.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华夏教师,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