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华娟
咸阳市实验中学712000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各个特色的文化传入中国,给中华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所诞生的文化知识足以让全中国人民为之陶醉,因此守护中华传统文化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本文主要通过介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来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出绵薄之力。
【关键词】主动性;考试;信息工具;
【正文】在全民奋战高考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往往被老师们所忽视,学生们仅仅能够学习语文古诗必背六十四篇,导致学生们阅读理解能力下降,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升,并且中华传统文化也难以被传承,最终导致多数人失去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因此,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学校、老师、学生和老师四方的共同努力下,相信我国的传统文化会绵延不绝,永不落幕。
一、发挥语文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1.1转变语文教师传统思想,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教师首先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目光要长远,认识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仅仅为了提高本班成绩而忽略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但仅仅有这种观念是不能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传统文化知识的,学生的知识绝大部分来源于教师,因此教师应该提升自我能力水平,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多加阅读并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常给学生普及课外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平日的学习当中就能了解到各种文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日常在黑板上写下一篇有趣的古诗词,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教师可以写上韩愈的《晚春》,其中“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一句话,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杨花以及榆荚拟人化了,描绘出了一副杨花和榆荚犹如白雪一般飘落,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惜春的悲伤之情。
1.2用心主动备课,激发学生兴趣
许多学生古诗词成绩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古诗词本身就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学生们上课就容易思想抛锚,心不在焉,又怎么能引发他们对古诗词的思考呢。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之前就要认真仔细地备课,提前思考要以怎样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要学习的诗词,要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情境当中去,多准备一些相关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屈原的《离骚》这首古文时,教师就应结合实际,联系到生活中出现的君王的形象,帮助学生们理解。
二、加强对传统文化考试力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还需一把推力,这把推力就是考试,学生们对于成绩的追求是不可限量的,学校、教师以及相关高考出题人员秉持这一观念,加大对学生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从而激励他们主动去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每周预留一段时间,自主出题来考察学生们对于本周传统文化学习的成效,考察内容既可以包含高考必备知识,也可以包含老师拓展的知识;学校可以设置专门月考,扩充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题型和内容,排出全校名次,激励学生学习;相关高考出题人员也要多加留意传统文化知识,适当地加大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考试考查,出题新颖,不能一成不变,如此一来,学生才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传统文化知识也能得到很好的传承。
三、借助多媒体工具,拓展学生视野
教师和学生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教育工具的作用,借助现代信息化工具来进行教学,如此不仅能够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度,还能够全方位的学习传统文化,有效地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堂效率,避免学生思想抛锚或者思想浮动的情况。
例如,在学习《琵琶行》这一首古文时,教师即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搜索出白居易以及琵琶女奏琴的图片来引出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首先让学生们先观察这两张图片,在纸上写下他们所产生的问题或者直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之后语文教师可以先对白居易进行多方面的介绍,例如介绍他的生平事迹或者人生坎坷,让学生了解到这位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对其形象有个基本的认识和理解。之后,让学生结合诗人的背景自主阅读这篇文章,找出自己所好奇的问题的答案,与同学们进行自主讨论,体会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事件或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通过自己想象构思,身临其境,进而体会到白居易当时是怎样的心情或者琵琶女又是怎样的情境。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每天闲暇的时间放出相关诗词的歌曲,例如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唐代李白的《将进酒》、战国屈原的《离骚》以及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等等,歌曲具有传递性和感染性,学生长期在诗词歌曲的影响下耳濡目染,长往以此,背诵也不会显得那么困难,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体会出诗人作诗的心境。
【结束语】总而言之,高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事不宜迟,社会各个层面都应提高对传统文化教育和精神食粮的重视程度。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使其发扬光大仍任重而道远。期待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曹学魁.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J].高考,2020(35):48-49.
[2]张文兰.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当代教研论丛,2020(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