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平
福建省福安市湾坞中学 福建宁德 355000
[摘要]读与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指导学生有效开展阅读和写作是语文课教学中的重要主题。优化开展语文读写融合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读写能力,培育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日常生活交流和沟通能力,提升生活质量。本文针对初中语文读写教学过程中的某些问题,分析、应用优化语文读写融合教学的意义及策略,进一步增进学生读写的整体效益,促进语文素养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读写融合;意义;实践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已逐渐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了。教师要积极创新语文读写教学模式,将读写巧妙相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优化初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的意义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积极优化语文教学,探索设计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方法,能有效促使读写融合,不断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由于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学生可以通过读和写,经过自己的思维记忆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把知识用于写作上。读与写是学习语文的两项基本技能,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效开展阅读和写作,勇于扩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通过阅读来记忆知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思维,开阔知识视野,提高语文课教学效率。
二、优化初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读写兴趣
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语文学习,要设计读写融合的教育模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读写环境,激起学生的读写兴趣。在讲到重要的自然段时,教师要结合讲述故事、表演节目等情境导入。例如,在《范进中举》这一课教学时,当讲到范进高中回到家时,左领右舍还有家人都来道喜的场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故事中,找几个学生扮演范进、范进老丈人和邻居,引导学生分别表现出自己的行为特征和语言特点。学生们进入情境表演得有模有样,教师就可以顺势让同学们自由分析讨论,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如,在《春》教学中,教师可以对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进行讲解,明确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运用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里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连用两个“盼望”,突出强调了作者期待春天来临的急切和喜悦的心情,同时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脚步”赋予春天“人”的动作。这样,有效地开展读写结合,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巧联生活,增强读写体验
读写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总结的过程,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他们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积累一些素材,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可以从生活实际入手,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如教师可以布置写日记的课后任务,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因为写日记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记录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学生读什么就要求他们写什么,而是通过阅读文本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完《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写日记,日记内容可为写景、写人、写自己的感慨等,教师不固定学生写日记的方向,让学生的写作思维更加自由,这是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3、临摹仿写,提高读写能力
初中生进行读写时,往往要先明白文章中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一定要对文章的好词好句进行积累,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例如,在《春》教学时,作者在文章中多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文章描绘了春日的图景,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鼓励学生自觉仿写,能让学生在深度揣摩和积极构思的基础上形成多样化的感知,在主动写作中获得更多的思维灵感。例如,在《苏中园林》教学中,针对苏州园林总分总的描述方法,围绕“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表达主题,不妨建议学生根据苏州园林描述的技巧和方法,围绕“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不妨建议学生对自己曾经游玩过的名胜古迹进行描写。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自我写作需求,多给他们相应的指点,利于他们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深入探知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思维灵感,利于他们在有针对性尝试表达交流中产生丰富思维灵感。
4、拓展实践,培育读写素能
初中生正处于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都非常强,对新鲜的事物也非常感兴趣。教师应用读写结合,应该遵循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读写结合实践活动,深度挖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立足教材,找准读写结合点,先让学生进行仿写、补说、续写、改编,然后组织开展“作品评说会”、“自由分享会”、“写作技法交流”等主题明确的实践活动,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背影》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生活中,有没有哪个背影感动到你,从自身的情感出发,写一篇有关“背影”的作文。这一作文任务是建立在课文基础上的,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对“背影”有更多的感悟,将这些感悟应用到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又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读书会分享”实践活动,学生选择喜欢阅读的书籍和资料,并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分享,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扩展学生的写作思维,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融合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可以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多积累知识,学以致用,提高写作方法,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杜培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分析[J].课外语文,2019(36):84-85.
[2]张晴花.合作学习模式在读写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天地,2019(3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