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8月第23期(中)   作者:何孝敬
[导读] 信息化技术是基于现代数字信息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小学生数学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何孝敬
        福建省霞浦县第五小学  福建宁德  355100

        摘要:信息化技术是基于现代数字信息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小学生数学教育产生重大影响,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合理使用信息化技术教学,采用信息化教学这种手段帮助学生重新认识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融合应用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无法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符。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信息技术演示教学来实现这种差距的缩小,合理使用信息化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教法单一传统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是紧密联系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有效地拓宽数学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非常低下。
        2、学生学习低趣低效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淡薄,学习过程非常被动,这主要与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有直接的关系。教师采取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整体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应用
        1、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学趣
        小学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性。但是传统单一枯燥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相符合,数学课堂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中时,由于考虑到所教授的孩子是小学阶段,对于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基本上带有玩的成分,很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有趣的情景。如可以带着学生去果园摘果子,此时学生的兴趣异常浓厚,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趁机开展看课件讲故事的比赛,这样一来,既能很好的说明加法与减法的意义,又能够训练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使他们走向正确的认知方向,提高其数学学习积极性。所以,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促认知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单纯、一味地使用传统式的教学手段,那么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虽然使用了浑身解数,但是效果依然不理想。

原因就是没有从学生吸收知识、主动学习方面着想,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所以才会导致乏味的教学。
        一方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可以使学生图文并茂地获取知识,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数学学习资料,通过观看资料视频,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数学问题的思考上也能够有积极的态度,并且信息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常规,使得以往沉闷单调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有气氛。另一方面,运用信息化教学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通过演示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直观动态的学习场景,也能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视频播放中逐渐投入学习,体会到其中的意境,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并且在演示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着重利用声像功能和动画演变,多角度的进行演示,刺激学生的感官,将视频当中重点的数学内容重复播放,做到鲜明化,这样一节课堂下来,学生的精神境界也可以得到提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从而优化了整个课堂教学效率。
        3、应用信息技术,突破疑难提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单靠教师进行语言的描述是不能够使学生完全掌握数学的概念性知识的,这样导致学生不容易理解,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那么解决这一矛盾,主要应该从转变教学模式上考虑,通过图文并茂的视频教学,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简易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继续学习。这样一来,学生能听懂的内容也能够很快的掌握,从而实现突破重难点和达到精讲的目标。例如,在“图形与几何”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边”,为后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学习打基础,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的画板,画出一条边和一个长方形,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边”、长方形就是四边形,并用画板中的功能将长方形的几条边指出来,标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就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对“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4、应用信息技术,拓展思维育素质
        小学数学对拓展数学思维、培育数学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小学数学“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数学史,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趣题之一,与《孙子兵法》的作者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有一天,孙子到他的朋友家做客,他的朋友知道孙子是小有名气的数学家,便想出题刁难他,回头看见笼子里的鸡和兔,于是就出了这样一道题。”利用多媒体音频将这个故事讲出来,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与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培养了数学综合素质。
        三、结语
        信息化教学技术是顺应时代而生的,对于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掌握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对信息化教育技术进行批判式思考,将传统教学方法与信息化教育技术有机融合,从而达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周述辉.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J].内蒙古教育,2019(29):44-45.
[2]陈秋芳.发挥信息技术价值,打造高效数学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