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8月第23期(中)   作者:任冠华
[导读] 在我国教育中,数学教学在其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学生数学兴趣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这也是目前我国新课标改革的重要内容
        任冠华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铁岭小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在我国教育中,数学教学在其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学生数学兴趣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这也是目前我国新课标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多路径思维模式,以此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要点,而后着重探讨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实践,以此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要点
        前言:我国新课改革以来,更加重视小学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由于数学教学具有较高的逻辑性与发散思维,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很难对一些重点内容全面理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转变落后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并且对问题根源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采取新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1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要点
        1.1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
        由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期间较为枯燥,很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甚至一些学生出现厌学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产生影响。因此,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将抽象化概念转化为实际生活中具体形象的事物,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1]。
        1.2与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
        由于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有较大关联,因此需要数学教学需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并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学习期间,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取问题中的重要信息,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以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1.3培养学生直觉思维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需要后天培养,并且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引导与认知,使学生具备解决问题能力。直觉思维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期间需要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首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采用夸赞鼓励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实践
        2.1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我国新课标实施以来,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比如实践活动中情感表达以及态度等,以此为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此外,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还应与学生加强合作与交流,重视通过交流解决数学问题[2]。比如,学生在学习《统计与猜测》一课时,教师需要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以小组的形式统计学生的生日,学生对数据进行收集、调查以及整理。不同小组在收集学生生日的过程中,不同学生分工明确,并且互相协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密切关注不同小组互动过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可有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2.2 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较为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课堂为学生提供交流以及活动的机会,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技能,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以此使学生带着创造性以及自主性思维参与体验活动。比如,教师在讲解《方向与距离》一课时,教师在教学之前先找到一张地图,在地图中标注一些地区、旅游项目以及线路,在教学期间让学生通过地图中的标注认识线路图,并且根据线路图寻找城市或者旅游区域[3]。最后,教师再为学生制定旅游攻略,包括目的地、终点以及交通工具等,组织学生根据旅游攻略完成旅游目标,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但是,此种方法需要以学生安全为主,并且旅游线路应当尽量以学校周边为主。


        2.3 创设生活化实践活动
        由于数学知识与人们生活有较大关联,因此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学生在学习《周长》一课时,教师单纯的讲授无法确保学生彻底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以“校园生活大勘察”为主题,让学生观察以及度量教学前花坛形状,并且根据所学知识计算花坛周长,同时让学生自主选择验证方法,以此为学生创造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空间,以此使学生借助数学知识提升自身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
        2.4 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解决教学中相关问题,可以通过列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生,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沟通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长方体与正方体表面积》一课时,教学重点是: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与操作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展开图,判断平面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长方体与正方体,并且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在教学前准确一个已折叠的正方体,同时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4]。教师提出问题:“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平面图形?”让不同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动手折叠正方体,讨论之后教师让每个小组代表上台讲解讨论结果。教师整体所有小组的展开图形,教师此时可以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图形,如果没有达到11种图形,教师需要补充并公布答案。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合作解决生活中相关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身解决问题能力,具备发现问题,正确处理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能力,让学生会对观察与思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中的 紧密联系,从而为培养自身解决问题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长云.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2020(14):64.
        [2]陈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20(19):126-127.
        [3]伍小红.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方法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8):68.
        [4]康慧霞.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03):182.
        作者简介格式
        作者姓名: 任冠华     
         性别:  女        
        出生年月:1980年3月19           
        籍贯:哈尔滨市五常市
        单位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铁岭小学校。
        邮编:150000
        学历: 本科          
        职称: 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