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均亮
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地质灾害对社会和生态都有极大的影响,本文就研究如何应用水工环技术做好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分析地质灾害的类型,研究水工环地质的主要内容,并对主要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技术;地质灾害;治理;应用策略
引言:随着对地质资源的大量开发,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还会给环境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所以,需要做好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通过合理使用水工环技术来保证地质灾害治理的有效性。
1.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
对于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需要在前期进行整体防控工作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地质灾害的具体类型和特征,从而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治理。一般会将地质灾害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 泥石流、山体崩塌和滑坡
在发生泥石流、山体崩塌和滑坡时,一般都是因为所在地区地质结构出现演变,影响了本地区的地质应力分布,从而最终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出现。结合相关事件的发生背景,如果有些工程施工中并没有完全遵守自然规律,或者出现了过度开发的情况,也容易导致这类问题,因此人为因素也是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1.2 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会对周围的环境和人民的生命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是一种影响范围广、伤害极大的灾害,也会影响地区的正常生产。出现地震灾害的核心原因在于地壳发生了不规则的剧烈运动,地震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的特征,有极强的破坏力,对地震的防控最大的难题在于无法提前预知,因此很难采取有效的方法。
1.3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出现的核心因素来自于不科学的工程开发,而且破坏力也十分强大,能够给相关区域的地质架构产生非常大的破坏,会严重威胁周边人员的安全。在一些工程开发中,如果有操作不得当的情况,或者没有科学地进行工程的规划,就容易导致自周边环境的土壤状况恶化。同时,地面塌陷在熔岩地带出现较多,一旦进行不规则的开发很容易出现地面塌陷的情况。
1.4 地裂缝
地裂缝会展现为地区性的断裂问题,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地质灾害,并且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往往会有极大规模的破坏性影响。比如在相关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尤其是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过度的开发,就会导致一定区域内的地质结构稳定性出现严重的削弱,从而导致区域性的地裂缝出现。
2.水工环地质概述
2.1 水工环地质内涵
水工环地质是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地质资源进行全面而且详细的了解,有效地评估周围的地质情况,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开采导致灾害发生。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工环地质的作用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展现出来,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会大量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导致会对地质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也影响,从而会导致对正常的发展造成问题。所以,为了能够提升开发工作对地质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确保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使用水工环地质技术可以有效规避各种问题。目前地质资源的开发收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地质灾害问题影响非常严重,因此需要提升对水工环的总是。
2.2 水工环地质勘察
水工环地质勘察是目前应对地质灾害问题的主要手段,通过进行初测、初步设计,以及采用不同的技术,对地质灾害温蒂进入深入的研究,了解地质灾害的生成机制和发生机制。在地质初测的工作中,会采用相对简单的勘察方法来了解被勘查区域的基本情况,包括电磁法、电阻法等等进行初步测定。之后的初步设计会利用水工环地质勘察的结果,而且要采用井法、电法等方式进行更为详细的 勘测工作,保证为后续的地质灾害治理提供足够的信息。在测量获得大量数据之后,就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利用地下水淹没物勘测和岩层勘测等手段继续进行作业。目前的水工环勘察工作主要集中在环境地质的研究、工程地质研究和水文地质研究,勘察技术在各种不同方面的应用中,在地质灾害的治理中发挥出了比较重要的价值。
3.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
3.1 地质雷达技术
地质雷达技术主要用在短距离探测中,由于其勘察结果的分辨率和准确性都很高,所以一般都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对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雷达会向地下发射电磁波,依靠电磁波遭遇障碍物会产生反射的原理,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破来分析地下的结构,从而寻找和发现低下的障碍物,并结合地下结构的探测结果,帮助制定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在地质雷达分析工作中,需要控制好电磁波的振幅和频率,选择最适合反映地下结构特点的电磁波,准确研究当地的地质类型、结构、资源分布状态等等。同时,在使用地质雷达时,也能有明显的自动化特点,很多重复性的工作都可以由设定好的程序自动完成,这不仅能够提升操作精度和保证工作的便捷性,同时也能够确保勘察数据和结果的精度,而且降低了在勘察工作中所需要的人力,自动化进行信息处理也提升了信息的价值。所以,地质雷达技术目前在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中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对地裂缝、地面坍塌这类问题的处理,往往都能获得比较准确的勘察结果。
3.2 GPS技术
GPS技术是借助卫星和地面系统来对无线电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达到定位毒地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在水工环地质中比较常见,在应用之后有效实现了水工环地质勘察方式的优化和创新,而且具有便捷性和高效性的优势,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地质勘察手段。使用GPS技术时一般需要三颗卫星参与,这样才能最大幅度地保证空间的位置计算的准确性。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GPS技术有非常高的高效性和精度,因此对于后续的工作也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中拥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能够给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提供十分详细的资料,以及辅助相关措施的落实,并且避免在开发、治理工作中衍生出其他问题。
3.3 瞬变电磁法
瞬变电磁法是一种新型的水工环技术,在很多方向上都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该技术主要借助电磁设备向地下发送脉冲电磁波,通过分析二次涡流场的变化情况,有效了解该地区的地下地质结果,分析该地区的地质均匀性,研究可能存在的隐患或者威胁。瞬变电磁法的敏感度非常高,所以很容易受到地下电磁场的干扰,所以实际应用时需要进行更为准确和适宜的分析,降低探测环节所导致的偏差。
3.4 RS技术
RS技术也叫做遥感技术,使用该技术能够对地质情况进行更为详细的了解,并且在地质灾害的防止工作中拥有非常强的效益。使用RS技术可以利用图像信息获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获得非常准确的信息,并且借助计算机对信息资料的展示能够对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反应,从而帮助制定比较适宜的策略,解决地质灾害问题。目前RS技术发展速度也比较快,获得了较强的效益。
结束语:目前,对于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依然比较大,为了保证治理效果就要合理使用水工环地质技术。通过合理使用地质雷达技术、GPS技术、瞬变电磁阀、RS技术等等,能够充分了解地下地质结构特征,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李彦杰. 水工环地质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 中国金属通报,2018(08):153-154.
[2]熊伟. 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2019(07):228-229.
[3]董斌. 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 中国金属通报,2019(10):188-189.
[4]高小雄. 基于水工环地质的地质灾害治理路径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2020(14):214-215.
[5]李元伟,赵越,王勇. 水工环地质在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2019(2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