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审核中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马淑芬
[导读] 摘要:对于控制工程造价来说,有必要开展工程造价的审核工作,此举同时也是节省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措施。
        山东诚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济南市  250000
        摘要:对于控制工程造价来说,有必要开展工程造价的审核工作,此举同时也是节省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措施。若是想要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相关人员需将全过程造价控制贯彻在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始终,进而切实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分析工程造价审核中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运用
        关键词:全过程造价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审核
        引言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暴露出的问题比较多,如重视程度不足、合同管理不到位、工作人员素质低、工程量计算不准确等,导致造价审核工作效果不佳,严重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现象屡见不鲜,项目参建方利益受到巨大侵害。对此,在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中应用全过程造价控制理念势在必行,其将给造价审核工作的开展注入勃勃生机,保证良好工作质量,对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大有助益。
        1、建筑工程特点以及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义
        1.1建筑工程特点
        首先,建筑工程本身具有着产品固定、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建筑,一旦选定了地址便有着极强的固定性,生产人员需密切围绕建筑开展各项生产活动。其次,建筑工程的体积较大,具有较长的生产周期,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需要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将其完成。需要在固定的场地内,集中大量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以及操作人员等开展施工操作,和其他产业产品流动、人员固定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差异性。除此以外,除了在一项工程中存在施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以外,当建筑工程完成之后,施工队伍便会流向其他的建筑工程,同样体现出强烈的人员流动性。最后,建筑工程还具有施工变化大以及规则性较差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每个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法、结构以及功能都各有不同,不安全因素也具有着差异性,即便是建筑工程的类型相同,但其施工方法和工艺不同,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安全因素。
        1.2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义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建筑工程,都应在具体施工之前完成好其前期到后期的准备工作,而从整体的角度来看,主要便是在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以及工程验收等方面,并且还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中通过实际成本体现出工程造价。因此在该条件下,工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便代表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过程,针对每一个环节以及每一项内容都应严格做好相应的成本控制工作,在尽可能节约成本的同时保障好建筑工程的实际质量,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常见问题
        2.1重视程度不足
        造价审核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理应得到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可是部分单位并没有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使得造价审核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可靠的指导依据,对造价审核人员的约束力度稍有不足。因此,在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中屡屡出现违规违法行为,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给建筑工程项目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2.2合同管理不到位
        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时,合同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里面详细规定了工程的结算要求和工程价款,在施建双方发生纠纷时就可借助合同判定责任,维护双方合法权益。但是部分相关单位在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疏漏,合同条款的措辞不够严谨,有不少漏洞,尤其缺少关于造价审核的工作内容,极易被有心人钻空子,利用合同牟取暴利,严重危害了工程参与方的根本利益。
        2.3造价审核人员素质低
        作为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造价审核人员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才能出色地完成岗位职责。然而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员仅凭自身经验行事,严重违反工程项目的相关制度,还有些人员使用的工程造价审核方法不够科学合理,极大地降低了造价审核工作效果,使潜在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酿成的损失就会无法估量。


        2.4工程量计算不准确
        建筑工程造价审核工作中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程量计算不够准确,主要原因在于工程频繁变更,却没有及时更换签证,将文件资料送审,造成工程造价审核工作大量堆积。报审资料不能客观反映出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就会出现多算、错算问题,拉大了工程造价与工程预算之间的差距。
        3、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中运用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3.1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在具体立项的阶段开始以前,一定要全面把控工程建设的实际目的以及相关要求和规范,对于工程项目管理需要花费的资金提前做好预算,通过当下最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技术,科学合理的分析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应用情况,进而保障工程投资和收益能够实现系统完整的规划,而且还要根据有关管理部门的政策规章要求,积极复审设计的具体细节,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的进行立项。
        3.2设计阶段需加大现场勘测的力度
        工程设计环节中必须要严格开展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主要因为设计图纸对工程的施工造价会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不能严格开展管理和控制工作,很容易出现造价控制问题。因此,在设计环节中必须要强化管理力度,有效完成相关的管理任务,首先,应该设置限额造价的工作模式,明确设计的标准,要求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加快设计工作速度,保证不会对工程进度和周期造成影响,同时也需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采用限额设计方式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设计合同内容、投资估算内容与任务书内容等,提出相关的设计限额标准,以免出现造价控制方面的问题。其次,设计环节中要求结合造价的控制要求,编制完善的设计方案,通过各个投标方的设计方案竞选、对比等形式,选择成本较低、应用效果较好的方案内容,确保所使用技术的先进、工程功能的全面性,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和管理造价,保证不会出现相关的问题。
        3.3施工环节的控制措施
        施工环节中很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造价管控的问题,所以,企业必须要做好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首先,在施工之前就必须要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审核施工设计图纸内容与施工方案内容,明确是否存在造价的影响因素,如果发现有问题,必须要在施工之前解决。尤其是设计图纸,相关部门应该认真审核,整合各种原始资料,注意隐蔽工程、其他工程是否存在设计图纸的问题,经过审核之后才能应用在工程的施工工作中,以免出现造价控制的问题。其次,施工过程中应该安排专业的监督人员到现场对各个工序、施工项目严格监督管理,动态化监督有无造价控制方面的问题或是不足,一旦发现在现场中存在造价控制方面的缺陷,必须要严格管理。此阶段可以采用责任奖惩制度,明确各个项目、工序的造价管理责任,如果在监督期间发现某些部分存在造价管理的问题,就要严格惩罚负责人,提升人员的造价控制积极性。最后,应该做好工程变更方面的审批工作,一旦工程施工中需要进行技术或是设计图纸的变更,一定要严格进行审批和调查,以免因为变更出现造价增加的现象,形成良好的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机制。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中应用全过程造价控制对于提升企业投资利用率、促进企业平稳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需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后续的全过程成本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施工阶段的预算控制与工程量的审核工作,进而保证企业建筑项目造价审核质量。
        参考文献:
        [1]岳伊乔.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中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运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9(17):205.
        [2]王慧.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中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运用[J].砖瓦世界,2018(15):193.
        [3]王欣.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中的应用[J].活力,2019(2):225.
        [4]刘彦君.建筑造价预结算的审核办法与注意事项[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53-154.
        [5]林熙.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