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策略 李青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李青
[导读] 摘要:在整个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机械设备管理可以说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项管理工作,但施工单位要想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就必须加强对工程施工管理因素的分析,要结合实际来不断对传统的管理条例进行创新与改革,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身份证号码:51302719780616xxxx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在整个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机械设备管理可以说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项管理工作,但施工单位要想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就必须加强对工程施工管理因素的分析,要结合实际来不断对传统的管理条例进行创新与改革,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所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维护保养;策略
        随着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和日常维护被认为是一项必要的系统准备。提高现代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必须要加强机械设备有效维护管理的相互联系与协调。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设备管理制度以及日常维护的方法,逐步促进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日常维护进入制度化轨道,是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研究的重要课题。
        1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设备管理不足、规章制度不规范、维护保养人员技术不过关等。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避免机械设备出现严重故障,使设备的使用年限降低;工程机械设备一些零件造价较高,维护和保养能降低机械故障发生率,并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节约了维修资金;对机械设备进行高水平的维护保养管理工作,能确保工程机械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因不必要的机械故障而使施工项目停工,保障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2工程机械管理和维修常见问题
        2.1机械设备管理不严格
        目前,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不严格,没有建立并形成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台帐、技术证明资料以及设备管理档案,致使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管理不到位,管理混乱,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施工。由于工程项目往往涉及多个方面,人员的盲目管理简化了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检查,从而导致机械设备管理与运行的脱节,造成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管理方面极为薄弱,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施工的正常秩序。
        2、机械设备保养技术
        在现代化企业的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掌握操作标准,以此为基础定期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通常情况下,维护保养工作等级主要涉及以下内容:定期保养指的是针对每班组设备在固定时间的使用情况开展的保养工作;多级保养指的是针对大型机械设备开展的保养工作;一、二级保养指的是针对结构简单的中小型机械开展的保养工作。其中,一级保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紧固并调整机械设备,合理地添加润滑油、洗涤滤清器、更换滤芯等;二级保养工作主要包括操作人员、维护人员拆卸、检查机械设备的重点部位,如电器元件、仪表,反映机器的灵敏度。除此之外,还有三级保养和其他保养。三级保养指的是为消除隐患开展的保养工作,主要由单位机修技术人员负责;其他保养又被分成停放保养、走合期保养、换季保养等。
        3、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策略
        1、工程机械设备维护
        1.1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是指在工作周期1个月以内的点检,整个过程需要将生产设备当成点检对象,然后以相关工作制度为标准,并借助感官或仪器来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技术状态检查和监控,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了解设备的声音、温度、动作等是否正常,如出现异常因立即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且检查结构与维护措施也会列入日常点检中。
        1.2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的工作周期为1个月以上,即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的工具来对各种设备的劣化程度与精度进行检查,待完成后还需要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设备情况,从而实现设备使用性能的提升。


        2、工程机械设备保养
        2.1日常保养
        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目的是为了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但整体的保养程序却非常多,且各环节要求也非常高,即在正式工作前需要做好点检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来添加润滑油,在工作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展开工作,并做好相应的隐患记录和润滑工作,同时还需要记录在册。
        2.2一级保养
        施工人员可以说是机械设备一级保养的主体,即在特定的时间内,拆卸局可以在维修人员的帮助下对设备进行检查,如出现不合格环节时应该及时进行更换,这样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各部分合理配合,即通常电气设备的一级保养时间为600小时。
        2.3二级保养
        二级保养的工作形式也是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为辅,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二级保养工作时,其一定要对整个设备的所有部位进行分解,要认真擦洗设备并调整精度,并及时对那些磨损较大、精度不明的零部件进行更换,通常设备在运行3000小时之后需要进行一次二次保养。
        3、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3.1发动机
        机械设备发动机的性能是否正常可以说是保证工程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即根据相关的工作经验,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与发动机润滑系统有着非常大的关联,且一旦润滑机油受到气温影响,那么增压器就会直接损坏,严重时还会造成发动机的报废。所以在工作时需要根据气温来选择润滑机油类型,即需要先进行预热再打开油门进行操作。
        3.2空气滤清器
        当前的空气滤清器主要分为这几种类型,即综合式、过滤式与惯性式,其身为柴油机中的重要部件,相关人员一定要重视对空气滤清器进行维护与保养,这样才能实现气缸使用寿命的延长,而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根据类型来采取相应的保养措施。
        3.3电器系统
        电器系统包含有用电器、电源和控制元件三部分,其主要管理着机械的照明、启动、信号等一些辅助功能,而对电器系统的的维护主要在于及时检修用电器与控制元件,特别是在冬天,在操作前一定要使用冷启动系统,这主要是对设备进行预热,否则非常容易造成机械的损坏。
        4、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在使用工程机械设备时,其整体的操作时间是非常久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要想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其就必须要与操作人员进行交接班,这样才能保证各施工环节的合理、稳定运行,同时也能实现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其次,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接班工作,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来建立科学的交接班体系,如在进行交接班时,交接人员可以一起对整个设备进行检查,这主要是确定设备结构是否稳固,各零件是否出现损伤等。然后还需要对液压系统进行检查,目的是为了检查油孔是否清洁,油液位是否合理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有助于人们掌握机械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是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要前提。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质量的维护工作,必须要注重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加强机械设备的工具管理,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设备相关人员只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程进行设备的操作与维保,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才能有效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张为冬.浅析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20(04):141+143.
        [2]邓红伟.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措施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07):255+258.
        [3]刘金璐.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J].南方农机,2019,50(17):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