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心学”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孟令威
[导读]
        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赤峰  025350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清代诗人龚自珍这句话勉励广大共产党员立根固本、正心修身,向善向上、志存高远。作为共产党员,在实际工作中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永恒课题,就需要不断修好共产党人自己的“心学”,加强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进行人格塑造,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一、党性是共产党人的“心学”
        “心学”是特定群体为实现生存发展,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中,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的价值追求、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起源上讲,“心学”是儒家学说的一个门派,其思想可追溯到孟子,集大成者则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其核心主张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那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心学”?习近平总书记就鲜明指出,党性教育就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党性要在不断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自我革命、自我斗争的过程中体现先进性和纯洁性的。
        不同时期的党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党性表现为甘愿为民族独立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改革开放时期,共产党员的党性表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的党性也应体现出鲜明的新时代特征。具体来说,就是要具有政治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立场。”党性的强弱与政治觉悟的高低紧密相关。党性强,政治觉悟必然高;反之,党性弱,政治觉悟必然低。对新时代党性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一位党员都要坚定地站稳政治立场,精准把握政治方向。要具有人民性。我们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她没有独立于人民利益的自身利益。以人民为中心还是以某个集团、某个社会阶层为中心,是衡量一个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试金石”。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人民的获得感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要具有纪律性。党在领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各种考验激烈严峻,如果党性不强,纪律性不强,就很容易走向歧途。党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做到任何时刻、任何情况都不越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
        二、新时代共产党人“心学”的崇高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为新时代领导干部修身立德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是要明大德。“大德”是立根本、管灵魂、定方向的。讲政德、明大德,才能有定力、站得稳,才能靠得住、行得远。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具体工作上,就是要抓好基层党建,规范组织生活,按时按质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对党绝对忠诚。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保持政治定力。政治定力是对领导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是站稳脚跟的“定盘星”和经受风浪的“压舱石”。党员要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动摇。二是要守公德。“公德”是党员干事创业的基本操守。党员必须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淬炼政德修养。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党员履职力,统筹助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企业发展迈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把为企业职工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要强化担当意识。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从当前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每一名党员都要强化责任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努力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三是要严私德。“私德”是党员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私德不立,公德难守,大德难彰。私德最重要的就是清正廉洁,这是共产党人必须坚守的基本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全体党员“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需要党员干部时时勤于自省、处处自觉自律,在入党        、从政的第一刻就把底线建立起来,守住“第一次”,遏住“萌芽时”。要抓好家风建设。防止“枕边风”成为腐败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被身边人“拉下水”。要坚持立好家规,作好表率,带头遵规守法、廉洁自律,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为家人作出榜样、当好标杆。
        三、新时代共产党人“心学”的行为定律
        强化新时代共产党人“心学”的行为准则,应该遵循“四个方面”行为定律。一是要遵循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 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从总体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 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历史没有中断过的伟大国家。党员干部要从历史发展规律中汲取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在实现国家梦、民族梦中成就个人梦想。二是要遵守法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党员干部要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主动带头并引导全社会共同尊重法律,严肃认真对待法律,任何人不得跳出法律搞“自由主义”。党纪国法不是“橡皮泥”“稻草人”,法治之下,没有免死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党员干部要做守法的榜样,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把守法作为一种信仰来追求,让遵纪守法变成一种习惯。三是要把握心律。郑板桥在诗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把握心律,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要做到与民同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赢得民心、汇聚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要严格自律。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严格自律,要注重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人管起,从最近身的地方构筑起预防和抵制特权的防护网。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加强自我约束,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要自律其权。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心中有责,方能有戒。领导干部要心中高悬明镜,始终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姓“公”不姓“私”,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自觉把住权力、金钱、交往、人情关口,把好为官做事        的尺度,真正做到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要自律其行。气泄针芒,堤溃蚁穴。患生于所忽,祸发于细微。领导干部要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能否做到慎独慎微。要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