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 叶斌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叶斌
[导读] 摘要:矿山工程地质勘查是矿山生产的第一步,需要通过各种勘查手段和方法,准确确定矿床层位,根据勘查数据,进行矿山基本参数的研究和计算,并通过矿山的工程勘查和探究,尽量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地质灾害破坏造成矿山损失。
        杭州居安地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700
        摘要:矿山工程地质勘查是矿山生产的第一步,需要通过各种勘查手段和方法,准确确定矿床层位,根据勘查数据,进行矿山基本参数的研究和计算,并通过矿山的工程勘查和探究,尽量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地质灾害破坏造成矿山损失。
        关键词:矿山工程;地质勘查;治理灾害;对策
        引言
        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和开采工作应该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和安全发展原则,这有助于地质勘查安全工作的展开,以安全意识为第一工作原则,加强勘查和开采管理工作积极落实,同时要构建防灾防害的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防止或遏制灾害事故的发生。加强地质勘查基本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地勘人员素质和防灾管理综合水平。本文在查阅相关科学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多年的实践工作情况,对矿山地质勘查和灾害的防止进行了一定研究。
        1 矿山地质工作的一般内容
        1.1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
        我国矿山地质中含有丰富的各类化学元素[1]。通过对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综合研究和矿产预测,优先对成矿地质条件好、远景潜力大、市场需求大的大中型危井进行勘查评价,从而明确目标。不仅要加强对危机矿山勘查的力度,还要扩大勘查范围的强度,在200多个危机矿山寻找替代资源方面取得突破,保障矿山的发展能够持续高效。
        1.2 矿山开发勘查
        勘查作为矿山开发的首要阶段,必须有效落实其在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勘探生产可以进一步查明矿山的真实情况,利用先进的技术条件,能够加快采矿过程中的工作运转周期和效率[1]。为增加储量,延长矿山开采年限,在开采中应加大平行度,在上下壁及深部寻找和研究双轨或其他盲矿体,开展土地利用综合研究,进行最适宜的开采。采矿技术条件和储存场地的地质条件必须进行有效的了解。加强矿产生产中的互补勘探。应鼓励矿山在现有矿区范围内加大矿产勘查力度,增加资源储量,考虑矿业勘查的重要性,开展矿区深部及外围地区的勘查工作。鼓励各矿业公司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寻找替代资源。此外,项目负责人将继续监测这些措施的执行情况[2]。在资源接替前,建立枯竭储量和剩余储量动态跟踪利用监测管理体系,实时对采矿工作的检测和资源的动态去向,矿业公司应编制矿产资源清册,矿业所有人应按照统一要求,每一年都要根据采矿工作的真实情况,向上级领导报告,国土资源委员会、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必须根据矿产资源做一个代表性的档案文件,并进行登记,删除储备,按照法定程序清点上报,建立大中型生产企业储备处理制度。
        1.3 共伴生矿物和微量元素综合评价和勘查
        有效地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兴的先进设备运用于勘查活动中,支持亚铁、锰铜技术研究的评价和开发,共生镍、铬等新型矿产,有效保证铁、锰、铜、铝、磷等重要金属稀缺矿产资源的有效综合开发利用,这些金属矿质将是我国重要的矿质资源之一,加强废水资源化,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做到将废水也能够重复、循环使用,有效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力度[3]。
        2 我国应对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依靠先进的防止技术和探测设备以及通过外国开发矿山的丰富经验作为参考借鉴。将矿山地质所带来的灾害力度降到最小。
        2.1 完善相关开发矿山工程的法律法规、对于采石、采矿等地质环境带来的损害有法可依,坚决杜绝企业违法开采开发和引开发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中国应该坚持“发展保护,封坑,恢复,破坏,管理”的原则。我们必须继续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根本方针联系起来,预防为主。要有效地控制采矿技术,结合防止方法,坚持把开发和环境保护资源作为齐头并进的任务来执行,认识两个领域同步发展。公司应制定全面、系统的风险防控计划。加强矿山环境破坏的内部管理和控制[4]。


        2.2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矿山的安全生产工程。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为矿山充填技术,矿山充填是为了从采矿技术的角度来排除采矿技术的灾害。新的矿山充填技术可以充分利用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渣、废石和废渣,使矿房内充填采矿,有效保护围岩不受大面积崩塌的影响,建立矿山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落实矿山地质勘查系统的建立。管理负责人员必须加强对矿山地质及其周边环境的监测,排除安全隐患;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可以提供有效的信息,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
        2.3 政府应加强监督管理设施的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我国政府应高度重视矿山地质灾害,提高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提高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水平是不同的,原因也是不同的。造成的损失不大,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和经济货物的损失,严重危及我国社会经济和矿产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的基本方针,结合法律、社会、经济、政治等手段,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开采技术,保证了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
        2.4 构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自动化系统
        在重力的作用下,一些斜坡具有较大的坡度,斜坡上的岩石、土壤、尾矿等会脱离原来的位置,出现崩塌、滚落等情况,最终积累在平坦的位置上,这一现象就是矿山崩塌。矿产崩塌将会打来出多影响,如损坏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堵塞河流,还会淹没建筑物、农田等;在一些较宽的河谷中,矿山蹦跶还会直接影响到河流的性质,甚至会影响到河流的流向。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治理需要结合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可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来构建完善的自动化地质灾害防治系统,使用这种自动化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对出现灾害的区域进行分析,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5]。自动化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和防治系统都十分关键,使用GIS技术或者是岩土动量监测技术进行地质情况的实时检测,对可能誘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严格检测,一旦超出系统允许的范围进行预警,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设备保护和人员撤离。
        2.5 扩大宣传力度,普及矿山地质灾害常识
        对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来说,应该扩大关于矿山地质灾害的宣传力度和防治知识,全面实现工作人员和群众对于防害意识的提升,同时,应该掌握紧急必要的逃生办法,尽可能避免或者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除此之外,还应该提高矿业人员整体作业视屏和素质。对于开发矿山过程中必要的撤离常识和安全作业方法要牢固掌握,严格遵守矿山开发工作流程,日常培训中关于开发矿山的要点和技能方法都要培训到位,尤其是关于紧急避险和抢救抢险方面的知识也要组织好学习。
        结束语
        鉴于在矿山地质勘查和灾害防治过程中,应合理、科学地开展矿山地质勘查工作,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鼓励矿山企业开发先进的矿山地质勘查技术寻找替代资源的技术和方法,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灾害防治,加强灾害勘查,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综合规划、综合治理。工程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有很多,出现这些灾害的原因也很多,相关人员需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出现这些地质灾害的原因,同时还要认真勘查矿山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工程可能会出现的地质灾害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同时还需要秉承“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理念,借助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严格控制和管理地质灾害,最大程度保证采矿作业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葛辰.矿山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防措施[J].大科技,2016,000(019):187-188.
        [2]魏凯.矿山工程中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J].商品与质量,2019,000(042):106.
        [3]高忠咏,赵爱军,郭小花,等.青海东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9,21(3):134-136.
        [4]王斌.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9(2):133-135.
        [5]康富.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8(1):120-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