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构件装配结构性能要求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梁寅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施工周期、施工质量、成本控制都变得更加严格,特别是在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上海住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063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施工周期、施工质量、成本控制都变得更加严格,特别是在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新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因此,面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必须利用更多的新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预制构建基于PC组件已迅速发展为新的和有效的施工方法,施工成本也减少,特别是随着新型PC构件制造和安装技术的成熟发展,装配式建筑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Pc组件;装配结构性能要求;装配施工技术
        1基本介绍PC组件
        1.1 PC组件定义
        PC结构意味着建筑项目的所有组件在工厂预制,然后工厂运输到施工现场完成安装工作,最后预制组件和其他建设现浇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混凝土建筑。同时可以看出,PC结构的施工不仅需要预制构件,还需要现浇处理。原因是PC结构与现浇部分性能一致,既能满足排水、电气、暖通等系统的需要,又能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
        1.2影响PC构件质量的因素
        对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据了解,混凝土配合比、浇筑和维护、模具的设计、制造和脱模对PC组件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混凝土因素,尤其是混凝土配合比大于51%。为使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和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例如,在1.0岁,它是基于正常的拉应力的计算公式和控制预制的混凝土正截面边缘区域的成员,一个是预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立方体,和C 4 = Y S G K是剥离吸附力的检查公式,可用于分析和确定预制的剥离吸附系数。它提供了混凝土构件模具制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从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制建筑施工逐渐成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PC构件装配结构性能要求
        PC构件通常是指混凝土构件,其主要由工业方式生产获得。首先要在指定的工厂制作构件,在此基础上运到施工现场,以便跟进连接的安装等过程,以及最终混凝土结构的现浇部分。从结构竖向层面考虑,以PC墙板为基础,加上现浇剪力墙的作用,以现浇节点组合为基础。从力学性能上看,PC墙板与现浇剪力墙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体现在承载力、破坏形式等方面。对于PC构件装配式建筑而言,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1)在正常情况下,电脑的组装结构组件应该高弹性性能,此外,裂缝主要PC墙板和现浇梁之间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时,应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与此同时,个人电脑之间的联合墙板应该高耐久性能水平。
        2)当整个建筑的地震破坏的强度低于地区地震设防,弹性工作状态的主要结构不应改变,此外,断裂等质量问题不应该允许PC墙板和场铸主体之间和预制墙板应该高完整性。
        3)除上述外,当整个建筑物的破坏程度等于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时,构件可出现中度破坏现象;PC墙板与现浇主体的连接区域,只要在工程允许的范围内,裂缝是不可避免的。
        4)此外,当整个建筑的破坏超过抗震设防烈度时,对装配式建筑主体的影响会更严重。此时,建筑不允许垮塌,PC墙可能会屈服,但要求与现浇主梁结构的连接面积高,且不损失其物理性能,同时竖向承载力要足够大。
        5)由于PC墙板之间有特殊的连接区域,极易受到火灾、洪水的威胁,该区域应具有良好的抗倒塌能力。基于装配式建筑的PC构件,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具备上述五个基本要求。此外,如果缺乏现场装配技术,也会导致角板破裂或组件预埋偏差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工程师必须掌握PC构件的基本性能和相应的施工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创新,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


        3基于PC构件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3.1构件吊装
        常用的构件吊装系统有两种:1、湿式吊装系统:湿起重系统的关键是划线测量、预制柱、梁、楼板、外墙、楼梯、阳台板,等等,要注意使用现浇混凝土墙板和上部结构、下部和铁的使用连接的墙板2干式提升系统:干式吊装系统的关键在于取样、预制柱、梁、楼板、外墙、楼梯、阳台板等的选择。另外,为避免PC构件在现场吊装施工中产生变形,应选用钢杆作为吊装工具,采用垂直吊装作业,并注意保持PC构件两侧水平;为了保持PC件的平衡,避免应力集中造成PC件的损坏,应使用可调模具。
        3.2支撑固定施工技术
        PC构件采用支撑固定施工技术吊装安装后,由于其他构件尚未到位,吊装后构件的稳定性较差,整体没有形成较强的稳定性。因此,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PC组件的提升后,应该使用一些工具来处理组件的稳定,电脑组件的支持和解决施工技术是固定角码技术和斜撑和修复技术,两者都可以有效地解决组件的具体位置。在支撑固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在支撑固定施工前,应调整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高度、前、后和水平精度,并将精度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其次,应在构件吊装完成前搭建相应的支撑架,防止发生倒塌事故,以免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后,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PC构件的支撑固定和斜支撑固定拆除。要严格按照支护固定施工时间进行拆除,通常PC墙板坡道固定在底板灌浆完成7天后拆除,并保证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通常在注浆施工后14天拆除梁的PC构件,拆除前支撑体系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5%。只有严格按照固定支架施工技术标准,才能保证PC部件的施工强度和稳定性。
        3.3连接施工工艺
        PC构件连接施工一般在吊装施工和支撑固定施工后进行,在PC构件连接施工中,应使用套筒连接构件端部预留的钢筋。以下质量控制点应注意施工连接的:首先,之前的建设连接,套管的规格和类型应该检查以确保套管符合的类型和规格的钢筋需要连接。并检查套筒的质量和清洁度,套筒可在连接施工前清洗干净。其次,在连接施工中,应注意PC墙板与现浇主梁的连接。最后,在PC构件连接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循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保证连接点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PC墙板与下墙板之间的预埋件连接时,应采用焊接或螺栓完成连接施工,以保证连接施工质量。
        3.4 PC件的浇注及维护
        PC件安装完成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安装效果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包括模板是否牢固,预埋件是否布置到位等。浇筑作业应在确定均符合装配式建筑施工标准后进行。在建筑工程中,结构的不同部位的浇筑技术是不同的。例如,在砌筑墙柱混凝土时,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应先用水泥砂浆将墙柱下部抚平,然后在水泥砂浆完全干燥的情况下浇筑混凝土。砌筑后,应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避免混凝土开裂,以免影响装配式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养护时间一般控制在21d左右,混凝土养护时间根据施工规模和混凝土掺量确定。
        4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PC构件的预制建筑在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安装技术也处于快速成熟和进步时期。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要点包括大型PC组件的整体安装技术、小型PC组件的高空散装技术、外围集成技术、水电施工技术等。未来,随着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基于PC构件的施工质量将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苑俊丽.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7.
        [2]杨立胜.住宅产业化PC预制构件技术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3]贺婷.装配式混凝土民用建筑经济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4]郑佳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生产和施工关键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