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电力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的应用 葛正源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葛正源
[导读] 摘要:为了保障电力网络的稳定运转,就要保证电力输电线路的平稳性,而这又主要取决于输电线路架线施工的质量。
        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  北京  102401
        摘要:为了保障电力网络的稳定运转,就要保证电力输电线路的平稳性,而这又主要取决于输电线路架线施工的质量。架线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地形会对其产生较大影响,相关设施的性能也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所以施工操作比较困难,这就对工作人员提出了一定要求,施工中,需要规范操作,保证施工质量,从而进一步保障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转。
        关键词:电力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难度性,同时因工程点多、面广的特点,也使得输电线路施工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管理,使其贯穿于工程全过程,从而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确保电力工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
        1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分析
        1.1基坑开挖施工技术
        基坑开挖是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首要工作,基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后续施工环节的质量,因此,要加以重视。在基坑开挖前,需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施工地,并对现场地质、土壤以及周围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做到对当地岩土环境、地下水、地表水、地下管道等了然于胸,并能结合输电线路施工条件综合分析,选择最佳基坑开挖点。同时,要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选择适宜的施工设备,严格按照工程项目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施工。
        1.2杆塔施工技术
        选择合适的杆塔是输电线路建设进度和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供电系统维修是否便捷。根据受力特点的不同,输电线路杆塔分为直线型和耐张型两种,选择何种型式的杆塔,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在平地、丘陵等地区,运输较为便捷,施工难度相对较低,则应优先选择钢筋混凝土杆或是预应力混凝土杆。而对于高原、山丘等运输困难,存在大跨越或垂直档距较大的地区时,则铁塔是首选。在输电线路施工中,杆塔组立是其中一项极为关键的环节,以110kV输电线路杆塔组立为例,主要采取整体组立和分解组立两种方式。此外,杆塔材质、组立方式、杆塔结构等都会对杆塔强度造成影响,而杆塔在输电线路长期运作中,肩负导线和避雷线的重任,因此,要具备一定强度的荷载,其变形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3架线施工技术
        架线又称为布线,是输电线路工程中极为重要的施工环节。在架线前,要结合导地线的位置,对放线张驰度进行调整,首先,应备好轮径大、具有强耐磨性的滑车,同时,确保导线直径与滑车轮槽直径相符。其次,要做好导线和钢芯铝绞线磨损面积的控制,一般不超过5%。当破损面积超过5%时,则需要将线路切断后进行重新连接。而在紧线环节,首先需要确定弧度值比标准值低,接着再循序渐进地扩大弧度值,待导线稳定后对弧度值进行检测,确保弧度值控制在标准值范围内。在开展电压等级为330kV及以上的架线工程时,必须采用张力放线,同时要注重坚决不允许导线拖地,当然,在一些低压架线工程中也常常会使用张力紧线。不论是在放线、紧线,还是安装附件的过程中,都要做好导线磨损的预防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磨损发生率。牵张机械能够确保导地线一直保持张力,有效提高了导地线的展放效率,但是,这类机械也存在一定弊端,即设备庞大且费用昂贵、维修难度也较大。值得注意的是,放线滑轮的轮径选择一般不小于导线直径的10倍。
        2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
        2.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工作要想稳定推进,就必须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一旦发生问题也能从容应对。

首先,应加强前期调研工作,对所经过的地形地质区域要进行提前勘察,将雷电、暴雪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施工前对工程项目所需的数据进行合理测量,并确保所测数据的精准性。其次,根据分析所得数据科学绘图,并确保所绘制的施工图纸与实际情况相符,具有可行性。图纸绘制完成后,还应做好可行性分析,从多种角度去验证图纸的合理性,并由专人对图纸进行审核,确保图纸详细、合理。组织开展施工方案研讨会,听取多方意见,不断完善和修改方案,对可能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来,做好事前控制。再次,按照施工图纸准备所需材料,提高材料进场要求,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验,符合合同要求、施工图纸规定的材料方可入库。同时,要适应相应的紧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出现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确保工程项目能按进度完成。最后,根据项目情况、工项目规模大小、难易程度,对施工班组进行优化,确保人员配置合理。
        2.2提高人员综合素养
        施工作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必须要重视相关人员综合素养的培养,从根源上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首先,管理者需要从自身做起,发挥榜样作用,以自身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影响员工行为,加强对管理理论的更新,不断增强自我专业技能,真正做到让员工信服。其次,定期组织开展培训活动。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开展讲座,向相关人员讲解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普及行业先进的技术。在培训过程中还可以引入真实的案例,以惨痛的经验教训来提高作业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意识。在“引进来”的同时,还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走出去”活动,组织安排相关人员到其他电力工程项目进行参观和学习,增强行业之间经验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动彼此共赢,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2.3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根据《电力建设安全工作流程》,不断完善输电线路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项目安全施工。一方面,要做好安全任务分解工作,根据工程项目预先设定好的安全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将安全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落到到具体的施工班组。同时,还应根据施工项目情况,制定适宜的安全规章制度,组建专门的安全施工监管小组,由项目部负责人担任组长,项目经理全权负责,并担任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技术人员负责现场监管,各班组对各自的施工项目、环节和流程的安全进行负责,以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要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每次施工作业前都应组织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参与,不得无故缺席,确保每一位与会人员都能了解和掌握施工技术要求,明白施工安全风险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作业过程中能按要求规范操作,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对于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作业,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再三强调,如在高空作业时,应再三强调做好安全保护措施,真正做到将“安全”二字刻入每个人的内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输电线路架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合理选择施工工艺,规范施工流程,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抓好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虚心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在施工技术上不断改革和创新,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嘉成.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6):154-155.
        [2]朱文羽,王鹏,卢斌.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8):159-160.
        [3]邹雄锋.电力输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157.
        作者简介:
        葛正源(1987.8-),女,汉族,北京,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输电线路施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