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要点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宾艳
[导读] 摘要: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围绕营销业扩报装流程而定,所以如果想要完善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势必要从简化业扩报装流程、提升用电客户服务质量等方面思考。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送变电公司  北京  100010
        摘要: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围绕营销业扩报装流程而定,所以如果想要完善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势必要从简化业扩报装流程、提升用电客户服务质量等方面思考。那么,大数据信息化工具恰恰可以满足电力企业完善模式的要求,一方面可以改进电力企业的电力产品类型,另一方面又可以优化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得电力交易机构向股份制企业转型发展,从而提升经济、生态效益创收。
        关键词:电力企业;创新;要点
        引言
        国内外专家很早就开始了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对很多领域的风险管理均有研究,主要是从风险要素、风险发生的结果、风险响应、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等方面着手研究。但是对具体行业、具体企业的研究比较欠缺,尤其是对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最近,很多学者从更加多元的角度研究风险管理,广泛研究了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风险管理。Gaylon.e.Gree主要是在投资回报方面给出减少风险发生概率的措施,从而获得投资的最大收益比。DennisApplegate从风险管理与具体行业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使其与本企业的目标、制度、规章相结合。我国相关学者对风险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王长锋主要研究了我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欠缺,论述了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徐哲主要从风险评估的角度进行研究,对企业的施工建设、施工进度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论述,并且根据仿真模型给出了应对策略。
        1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问题
        1.1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思想与理念,管理模式创新不足
        受传统粗放式管理理念影响,我国的电力企业管理各个阶层已经形成固化的体系与利益链群体,管理人员的思维逻辑与思考问题的方式相对保守。而管理人员思想观念上缺乏创新意识与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改革创新精神,自然导致工作模式的固化,管理模式创新成为需要时挂在口头上的口号与表面形式,对实际生产管理工作的影响与指导意义并不理想。
        1.2电力企业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创新不足,综合管理效率有待加强
        受市场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许多电力企业将主要精力用于节能环保新能源的研发与生产、营销上,对于管理制度与绩效考核机制的创新跟不上实际工作与业务拓展的需求,从而无法激发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积极性,无法从政策与激励机制上促进与保障工作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2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要点
        2.1战略管理风险
        电力企业的战略管理风险主要是来源于制度、指标、绩效、合同、法律等方面。下面对这几个风险来源分别讲述,并给出应对策略。第一,在制度方面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岗位与职责是否匹配、制度维护是否合理、制度本身是否合理合法,因此,要制定合理、合法、合规的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要根据在落实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制度进行维护,还要注意内部管理制度与岗位的关系,实现在其岗尽其责;第二,在指标体系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指标的制定、指标的更新、指标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因此在制定指标时,首先要保证其真实性和科学性,其次要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把关,对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第三,绩效考核风险主要来源于绩效考核体系与责任风险,因此,要特别注意权力与责任的分配问题;第四,合同管理风险主要来源于合同审核过程、合同变更过程、合同归档过程,因此要减少在这三个过程中出现的误差。


        2.2健全电力企业相关的制度
        在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不仅需要利用大数据信息化工具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优化,而且需要对电力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优化。那么,在电力企业的内部环境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内部制度的逐步完善。所以,这就需要利用大数据信息化工具对其进行优化改良,那么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阐述。其一,截至2020年2月24日发行的《关于推进电力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中就已经明确提出,鼓励国家电力交易机构向股份制企业进行转型,并且在北京和广州两个地区的电力交易中心中,所有电力企业的持有股份都已经逐渐下调,这就说明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股份制可以带给电力企业新的发展生机。而且,经统计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电力交易中心,都是由国家电网和中国南方电网两大国家企业管控,这就说明国家在使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大力推动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转化。那么,这对于大数据信息化工具而言,因为电力企业已经需要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么势必就需要详细的信息数据分析,以及在内部建立科学合理的股份制度。所以,这就需要利用大数据信息化工具为电力企业进行统计分析,使得可以得出最贴近电力企业实际情况的数据信息,更有利于推动电力企业的股份制转化进程。其二,既然电力企业已经将大数据信息化工具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这就需要利用大数据处理企业营销业务的工作人员,需要尽快地掌握大数据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需要学习利用大数据信息化工具可以为电力企业产生更多创收的方法,比如,当基层管理人员掌握了大数据信息化工具后,就可以有效地改善电力营销业扩报装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提高简化业扩报装流程,这就使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能资源的损耗程度,从而满足低碳发电的要求。而低碳发电又可以为电力企业节省大量的能源损耗,使得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继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创收。
        2.3引入新技术
        国有电力企业监督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促进监督工作发挥作用,常用技术如下:①大数据技术。实践中利用数据库技术和分析技术等,把关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搭建数据模型,实现对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对比分析,能够精准发现问题,生成可靠度较高的线索,为监督检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②互联网技术。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现金财务管理,发挥金融电子网络的功能,减少现金的使用,节省现金提取和收付以及保管等工作流程,实现对资金损失风险的有效防范[4]。采取科技加制度的防范手段,通过网上银行和银行对账单等,实现动态监督,形成有效的“防火墙”;③软件技术。利用手机APP软件与OA系统等,增加监督管理途径。基于各类系统,增强财务和企业业务的深度衔接,保障财务监督工作高质量落实。比如,利用财务一体化系统,实现物资采购系统与总账系统的有效衔接,能够自动生成记账凭证,提高物资采购管理水平,助力采购风险防范,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物资数据信息和业务实际,优化资源配置,获得更多的效益。
        2.4新时期电力企业管理工作,应侧重信息化管理的提高
        新时期电力企业管理工作,应结合新兴网络技术,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与系统建设,从而提供统一的工作日志记录模板,方便随时查阅具体时间段的工作信息,从而快速高效的解决某个具体节点的电力工作运行问题,提高企业综合工作效率。除此外,信息化管理系统,还具备完善的日常工作打卡、对接、信息资源共享等优势,合理利用这些优势,能够很好的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节约企业管理成本与时间,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效果。
        结语
        大数据信息化工具对于电力企业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而言,既可以使整个业扩报装流程更具有实际价值,又可以改善电力企业的用电服务质量,使得可以直接提升用电客户的体验感和信任感,为电力企业的经营发展建立良好的客户基础,促使电力企业加快向低碳发电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鑫,李俊颖,刘茜,等.电力企业物资监督体系高效运行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5):47-48.
        [2]方宇亮.新时代电力企业财务监督的现状与对策:以A公司为例[J].国际商务财会,2019(9):48-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