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管理安全因素及其创新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   作者:黄安康
[导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的煤矿行业也有了新的提高与进步,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贵州省瓮安煤矿有限公司  贵州瓮安  550400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的煤矿行业也有了新的提高与进步,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煤炭的的需求量也大大地增加了,煤炭的产量也成了人们重视的新焦点。人们对煤炭产量的过度看重,完全忽略了采煤的安全问题,这使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也与日俱增,给我国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关键词:煤矿管理;安全因素;创新措施
        煤矿的生产是多个部分相互配合完成的,环环相扣,期间不能有一个环节出错,所以,煤矿的生产问题与安全问题成为了企业管理系统的重中之重。在企业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既要保证煤炭的生产质量,又要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这是每个企业都追求的完美目标,并且要高度重视,煤炭的生产质量与安全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从煤矿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工人的生产与操作结合起来,为煤炭企业能顺利展开开采工作取得保障。
        1 影响煤矿的安全因素
        煤矿的地质结构是十分复杂且难以操控的,所以在开采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因地质结构不稳定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又因为煤矿的开采工作是在地下进行的,因此对工作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1}。发生煤矿企业安全事故的原因可总结为以下三点:煤矿的地下作业的巷道环境、开采工作人员的地下操作以及对煤矿开采阶段的人事管理工作,其中,煤矿开采阶段的人事管理工作是主要原因。对煤炭企业人事的高标准、高要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人事的严格管理可以使地下的开采工作人员在作业时按照规范操作,降低了因操作失误而导致危险的情况发生,进而降低危险系数。在开采地下煤矿的过程中,瓦斯、煤粉等易燃物品很可能在电火花或静电的情况下自燃,因此,一定要做好严格有效的人事管事工作,为地下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2 煤炭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问题没有得到高度重视
        以主观判断上来看,煤矿采矿的安全问题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归结于管理层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没有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管理层,首先放在第一位考虑的一定是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安全事故没有发生的情况下,有的甚至对安全措施也要偷工减料,在事故发生时,又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而造成了事故的发生,甚至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后果{2}。开采煤矿的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安全问题也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对在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报有侥幸心理,没有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也会为之付出相应的代价。
        2.2 煤矿开采环境的恶劣
        煤矿开采这项工作相对于其他工作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工作环境的特殊和地理环境的复杂,地质结构的不稳定等,且都是在地下作业,空气流通不畅,而且主要地点以地下为主,所以,安全事故发生时,即使能及时通过通讯系统进行通知,对于工作人员逃离施工现场也是十分不容易的,并且在人员紧急逃离的过程中,极易再次发生事故。还有机车事故或者是矿压事故的发生。由于工作环境是封闭的地下作业,当事故发生时,即使能很快地作出反应也是很难逃离的,所以,很容易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同时也会给煤矿企业造成庞大的经济损失。
        2.3 煤矿行业的复杂性与技术的缺乏
        从我国目前煤炭发展来看,煤矿开采的发展是十分快速的,但是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并且受煤矿开采行业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开采行业的整个工作环境也更加地复杂。特别是一部分矿井的开采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使之在矿井的建立过程中偷工减料,没有严格按照修建标准来施工,所选择的矿井设施也是十分残旧的,具体作业的矿井中也缺乏足够的安全急救措施,一旦安全事故发生,不能及时地做出补救,最终酿成大型的安全事故。

另外,煤矿企业只看重诱人的经济利益,严重忽视采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认为没有造成什么大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可以不用管,对出现的问题也不会追究根源,这加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所要承担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即使出现较大的人员伤亡,有的煤矿企业也会选择先隐瞒,事后再上报,以达到自身不能拖延工期的目的,最终造成更大的危害。
        2.4 没有对作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
        因为井下作业的环境较复杂,空间封闭且狭小,人员又十分地密集,所以,当安全问题发生时,工作人员的逃生渠道与技巧就成了重要的问题。在进行开采作业之前,若是对这些问题没有一套完整的急救措施,等问题一旦发生时,会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相关的煤矿企业要提前对作业人员进行井下作业的安全培训。要让施工人员真正地掌握逃生技巧,对逃生路线进行演练,能进行及时的自救,否则在安全事故真的发生时,就要出现混乱的局面。所以,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人事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增加施工人员的安全演练次数,这样才能在安全事故真正发生时能有条不紊地自救与逃生,进而降低人员的伤亡。
        3 煤矿管理安全的措施
        3.1 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要想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从根源处杜绝这种情况,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管理与安全生产意识。煤矿企业加大对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灌输的力度,定期进行安全管理培训,增强施工人员在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意识,详细讲解安全守则,解析安全事故案例,使员工充分重视安全生产问题。另外,人事管理方面加大对安全考核的力度,并设有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安全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同时,也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对法律法规的认知,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进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提高安全生产的技术
        优良的生产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是影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3}。所以,煤矿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安全生产的技术,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矿企业要加大的资金的投入力度,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技术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引入先进的生产设施,剔除陈旧的生产设备,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在机器出现问题时及时予以解决,排队安全生产的隐患。
        3.3 对安全管理方式进行改革
        传统的管理方式与陈旧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煤矿企业要安全事故予以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的急救措施,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各地方政府也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管理职责,加大监管力度,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煤矿企业要坚决取缔,从源头上保证生产的安全。煤矿企业自身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与工作观念,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优化管理,对生产管理有一个完整的流程,从煤矿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地监督与管理,把安全隐患扼杀在根源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对煤炭需求量的增加,我国的煤矿企业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生产技术落后、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等,因此煤矿企业要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技术,对管理模式进行积极地改进,从而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志清.煤矿管理安全因素及其创新措施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05):90+120.
        [2]司玉军.煤矿管理安全因素及其创新措施探究[J].智能城市应用,2019,002(004):P.70-71.
        [3]张大殿,张永.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探究[J].管理观察,2013,000(021):50-50.
        作者简介:黄安康,男,汉族,籍贯:贵州省瓮安县,助理工程师。毕业于2015年7月,毕业院校: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煤矿开采技术(地质方向)。大专学历,从事煤矿安全管理和技术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