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教学在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中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8月第23期(中)   作者:张静静
[导读] 在现今的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地理高考复习,是很多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张静静
        承德市第二中学高二地理组 河北省承德市067000
        
        摘要:在现今的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地理高考复习,是很多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正因如此,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三步教学法,以供大家商讨。
        “三步”教学即“正向学习”“逆向学习”“综合学习”三步。三步教学过程,具有的特点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深度教学,基于价值引领的教学,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教学,基于高质量问题的教学,基于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整合性教学 ,基于微课题和微探究的研究性教学。
        “三步”教学的模式,进行新课标高考复习,具有层层递进的效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横向与纵向联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能力,使学生能够顺理成章接受知识,易于理解,易于运用,易于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了高考复习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考复习;教学方法;
        现今的新课标高考具有综合性、能力性、实践性、联系社会性等特点。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就要转变观念,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势。复习中既要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又要将本学科内的知识进行横、纵向联系,还要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运用“三步”教学可以达到上述效果。“三步”教学即“正向学习”“逆向学习”“综合学习”三步。三步教学过程具有的特点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深度教学,基于价值引领的教学,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教学,基于高质量问题的教学,基于学科内和学科间的整合性教学 ,基于微课题和微探究的研究性教学。现分别对这三步进行论述。
        一、正向学习
        “正向学习”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以正常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通过“正向学习”把书本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传授给学生,以便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深层次知识、培养能力、向综合方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讲解《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中“锋面”一节内容时,就可以按着正常的教学形式进行讲授。
        ⒈讲解锋面的概念:冷暖气流相遇,它们中间的交界面
        ⒉锋面的分类及概念: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⒊三种锋面的天气过程
        ⑴、冷锋:当冷气团推动暖气团向前移动过程中,天气过程如下(见图示)。

        ①以A地为例从整体上把冷锋分三个过程来讲述:即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见表) 

        ②由于冷锋是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移动,从性质上说,冷气团重而力量大,暖气团轻而力量小,因此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移动时,就有快慢之分,天气过程也有差别。如果力量对比悬殊,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移动速度就快,叫快行冷锋;如果力量对比相差不大,则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移动速度缓慢,叫慢行冷锋。这两种锋天气见下表
分类    简单成因    天气状况    例子
快行冷锋    因冷气团推动暖气团前进速度快,暖气流被急剧抬升,水汽来不及凝结,凝结不充分。    暖气团水汽含量少    大风或沙暴天气    我国冬春
        暖气团水汽含量多    狂风暴雨    我国北方夏季暴雨
慢行冷锋    因冷气团推动暖气团前进速度慢,暖气流慢慢爬升,水汽凝结缓慢,而且凝结充分。    连续性降水   
        
        ⑵、暖锋:在暖气团推动冷气团移动过程中,天气过程如下(见图示)


        ①暖锋也分三个过程来讲述:即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见表)
       
        ②由于暖锋是暖气团推动冷气团移动,从性质上说,冷气团重而力量大,暖气团轻而力量小,暖锋中暖气团力量比冷气团力量稍大些,因此,暖气团推动冷气团移动时,就比较费力,不可能移动得特别快,只能是慢慢的向前推移,这样暖锋就没有快慢之分了。
        ⑶、准静止锋:准静止锋是由于冷气团、暖气团的力量相当或受地形的阻挡形成的。冷气团与暖气团在力量上某一时间冷气团力量大些,过一段时间暖气团的力量又比冷气团的力量大些,这样,冷气团、暖气团在某地互相推移,使得锋面在原地摆动。既然准静止锋在原地摆动,就不可能存在过境前、后之分,也就只有过境时的天气过程了。由于准静止锋在某地互相推移,移动速度较慢,故准静止锋的天气过程常常是阴雨连绵。如:我国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通过上面的讲述,学生掌握了三种锋面的形成、形成天气状况的原因以及天气过程。这是复习过程的第一步,虽然有点象新授,但通过图表形式,可以快速度而简单明了的复习一便。接下来进行第二步过程。
        二、逆向学习
        “逆向学习”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把自己编的一些习题或用现成的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此过程的目的是既要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要起到查漏补缺的功效。通过“逆向学习”使    书本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得到了深化、升华。为向深层次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向综合方向发展更加进一步。现仍以“锋面”内容为例说明。
        在第二个过程复习《锋面》时,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1、锋面分几类?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冷锋过境时有较大的风,而暖锋过境时为什么没有?原因何在?
        3、冷锋有快慢之分,而暖锋为什么没有快慢之分?理由?
        4、快行冷锋过境时,何种情况出现狂风暴雨,何种情况出现大风、沙暴天气?理由?
        5、准静止锋为什么没有过境前与过境后之分?理由?
        6、在三种锋面的天气过程中,过境前与过境后的天气状况相似的有?
        7、请说出我国有那些锋面天气?
        第1、3、4、5、6、7小题答案在第一步过程中有论述,第2小题的原因为:冷锋有较大的风是因为冷锋的移动方向与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同步前进有加强作用,风较大;而暖锋没有较大的风是因为暖锋的移动方向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相反,异步前进有削弱作用,见下面图示:
        
        通过上面精编习题、精做习题、精讲习题,从做题的角度逆向来掌握锋面的三种类型、天气过程及影响我国的锋面,不但都进行了复习与巩固,而且还有加深(如:第2小题),起到了巩固知识,加深理解,逐步提高的过程。
        通过以上两步的复习过程,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等掌握已经比较熟练了,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有关锋面的习题了,接下来就进入第三步复习过程
        三、综合复习
        “综合复习”就是把学过的知识,通过和其它章节的内容横向联系或与其它学科综合起来的学习过程、综合运用过程、提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综合学习”不但使书本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从多角度得到深化、升华、熟练运用的目的,而且还为其它知识点学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既培养了综合能力,又为新课程地理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现仍以“锋面”内容的习题加以论述。
        读甲乙两图回答:
        1、甲图中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三地的天气状况如何?
        2、说明甲图中的锋面从A移到B再移到C的过程中,B地天气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图在北半球,则锋面附近的风向为__________。
        4、若甲图中的A地在华北地区,B地在南岭一带,此时我国大致是_____季节,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甲图中的A地是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则北印度洋洋流呈_____方向流动。
        6、若甲图改为乙图,B地处在我国江淮地区,C地处在华北地区,则B地能够出现的天气过程为_______________,这种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而C地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
        7、若B地是我国华北地区,A地为江淮地区,则A地会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______。

        习题分析过程:
        从两图中的给的各种信息可知甲图是冷锋图,乙图是暖锋图。
        第1小题:由于甲图A、B、C三地的位置不同,天气状况不同,A地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升高,有少量云晴天;B地受锋面控制,属锋面过境时,有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C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有少量云。
        第2小题:甲图的锋面因是移动的,因此,对B地来说就有过境前、过境时与过境后三种情况,答案其实与第一题答案类似,只是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
        第3小题:由于甲图是冷锋,且在北半球,通过前面讲过的内容可知,此题的气压梯度力是从A    C,再加上有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应是西北风。
        第4小题:对于甲图来说,由于是冷锋,A地在华北,B地(即锋面)在南岭,说明锋面是从北向南推移的,中国大陆已经受冬季风控制,而锋面又在南岭,可见锋面雨带从北方推到了南方,且未离开大陆,从中国地理讲的雨带推移过程看,大致应是我国的九月份左右,应是秋季。
        第5小题:甲图中A地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说明我国大部分受寒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大致是秋冬季节,印度半岛吹东北季风。因此,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第6小题:改为乙图,B地在江淮地区,C地在华北,说明锋面是从南向北推移的。从我国雨带推移来看,B地(即锋面)又在江淮地区,因此,应是梅雨天气(准静止锋控制)。这时北方雨季还未开始,应是干旱。
        第7小题:对于乙图,B地(即锋面)在华北 ,A地在江淮,说明雨带推移到了北方,A地江淮地区雨季已过,受付热带高气压控制,应是伏旱天气。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跨度较大,既有中国地理,也有高中地理;既考察了锋面的三种类型,还考察了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带推移;既考察了锋面天气过程,还考察了影响风向的因素;既考察了季节、季风、特殊天气,还考察了洋流的内容等。
        经过综合的精选、编习题、精做、精讲,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与加深;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由掌握单一知识识点迈向了多知识点的掌握;由简单达到了综合;由单纯记忆知识转变为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由运用简单的知识点,到实践运用的能力提高。
        总之,通过上述“三步”教学的模式,进行新课标高考复习,具有层层递进的效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有横向与纵向联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能力,使学生能够顺理成章接受知识,易于理解,易于运用,易于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了新课标高考复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人教版《高中地理》上册必修,2003年6月第1版,2003年6月第1次印刷。
2.湘教版《高中地理I》,2004年6月第1版,2016年6月第3版第12次印刷。
3.第五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高中地理网络直播培训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