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晓
广东省廉江市第二小学 524400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枯燥、沉闷,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也不利于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相反不提升还降低,更别谈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伴随新课改的进一步执行,打造小学语文魅力课堂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中心目标,根据该背景,针对学生特点,提出打造小学语文魅力课堂魅力的一定策略,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希望能对语文教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魅力课堂;学生特点
从小学语文教学来看,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语文,不应学生学习中采用死记硬背及题海战术,要以学生个体差异性作为教学基础,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的效果,进而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探究有关知识,通过该方式才可把语文学科的魅力最大限度表现出,更有利于语文学科基础功能发挥。
小学生年龄小、天性活泼、充满童真,在传统的教学之中,教师极易忽略学生的以上性格特点,把知识强灌于学生。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全方位加快素质教育推进。仅有这样做,学生才可自由、尽情在知识的海洋汲取养料,自主积极地接受知识的洗礼,绽放出智慧之花。所以,怎样让语文课堂尽显童真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需要积极思考并探索的问题。基于学生特点打造小学语文魅力课堂的研究思路主要如图1所示。
.png)
图1 基于学生特点打造小学语文魅力课堂的研究思路
1.打造小学语文魅力课堂的重要性
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性、课堂氛围沉闷枯燥是烙上历史性标签,伴随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新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正不断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时期及各学科教学上生根发芽,特别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看,优化教育的理念、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现已变成现阶段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此种改革有利于小学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更有利于助力学生养成一种学习语文的能力,在学习之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打造魅力课堂,不是短时间即可完成的事情,需要教师长时间坚持,并从多视角开展,秉持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紧紧根据学生进行有关的教学活动,旨在于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融入于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2保持一颗童心,感受语文的美妙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回归童真、尽显魅力,首先的一点是教师应有一颗童心,从学生视角思考相关问题,用儿童的眼光看社会各种事物。若一直用一个成人的眼光来看世界,很难感知到大千世界的五彩斑斓,而小学生是充满童真、童趣的,他们的世界五颜六色,对所有陌生的事物均想好奇看看,听见了小鸟的吱吱喳喳的声音觉得是小鸟在歌唱,看见了天上无数颗星星会想到“天上人间”,看见了叶子落在地上会有一种伤感情怀等,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看事物的眼光和视角与成年人看的不一样的。教师应该放下老师身份,保持一颗童心,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多和小学生们沟通互动,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中所想所思,通过此做法可缩短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才可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互动,为后续语文教学打下扎实基石。
保持童心,教师看问题的角度将会和学生一致,才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深挖童真的题材内容,用童真素材编写优化教学方案,让小学语文课堂童真童趣味道更浓。例如,在对《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进行教学时,这是一篇极具童真童趣的诗歌,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讲授该诗歌,若教师不保持一颗童心,很难感受到该诗歌所表达的浓浓情趣。所以,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视角教学,深入挖出这篇诗歌所表达出的童真童趣。这首诗歌紧紧用一个“变”字,表达出了儿童的愿望,在成年人眼中,该愿望非常不切实际,但孩子们就能表现出对其向往与热爱。教师对这篇课文进行设计时,应以一颗童心对待,引导学生细细阅读,边阅读文章,边将诗歌中的内容构成一幅幅画面,通过学生的想象力发挥,把画面变得灵动、美丽,有效地为学生建起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形象的画面之间的桥梁,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字词知识的同时,为学生开启想象的大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与发展。
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力强、童趣大,对社会事物好奇性非常强,具有非常浓的探知欲,这也是小学生的最大优势。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也需要保持一颗童心,与学生一同探究学习,有效和学生展开互动交谈,并为学生建立一个思维更广阔的环境,创建一个富有童趣的语文课堂打下基石,促使学生体验到语文的美妙。
3选择正确的方法,突出童真色彩
打造童真童趣的语文课堂,教师应从教学方法入手,选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突出童真色彩。这就要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以学生作为教学重点,编制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显示童真色彩。从我教学多年的经验来看,小学生对故事、游戏等形式的内容颇有兴趣,将这些应用于教学之中,能够吸引学生更多关注课堂,极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多种教学方法优势分析可知,游戏教学成效显著,被许多教师所应用,小学生又是“爱玩”代名词,所以选择游戏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增强课堂活跃度,实现学生乐中学,并且提升自我。
例如,在讲解《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导入环节设计一个“我说,你想,你画”的小游戏。在课上,先一起来听《童年》歌曲,会唱的跟着一起唱,认真听歌词。请同学们闭上眼晴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温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教师让学生按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头脑中的画面。从学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虽然大多数学生的绘画水平并不高,但是都充分地将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展现出来,并且,学生想象出的画面有一定的区别,可见每个学生眼中的画面都是不同的。
通过这种游戏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还实现了师生的有效沟通,有效地导入了教学内容,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游戏形式样式多、种类多,教师应按照教学内容,切合实际地编制游戏。例如,在对《人有两个宝》一文进行讲解,导入新课部分设置一个游戏环节,教师与学生玩了一个猜谜语的游戏,板书,“一撇一捺,本领最大”。学生通过短时间的互动沟通,快速举手告知教师该谜语的谜底为“人”。随后,教师抛出“为什么人的本领大”“人有哪两个宝”等问题要求学生思考,通过猜谜语游戏不只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还提出一定的问题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新课也完成了很好的导入,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之中,要深入挖掘课本中存在的童趣,根据实情,科学合理地选取教学方法,在编写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天性,让有乐趣的教学方法点燃学生的情绪,打造一个有魅力有效的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真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把学生为中心,用学生的思维思考、以学生认知而认知,相融合课本素材,为学生确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让语文课堂回归童真,更具有魅力。
结束语
打造小学语文魅力课堂是当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举措,不可让其变为一种空号召,教师应该开展多视角、多层次的探究、总结,结合学生特点,积极的为学生建立对学习有利的环境,达到教学目标任务完成和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效果,为小学生将来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教学轻松,学习高效——微课与小学语文精准课堂的融合探究[J]. 留慧欣.??试题与研究.?2020(16)
[2]聚焦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浅谈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J]. 吴小燕.??才智.?2020(11)
[3]浅谈传统文化视角的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J]. 赵娟.??课外语文.?2019(36)
[4]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研究[J]. 兰金霞.??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2)
[5]简议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邱敏萍.??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