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2期   作者:斯琴巴特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斯琴巴特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第二小学   新疆  昌吉 8317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升其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小学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老师不仅要做好语文教学工作,更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的创新教育方法渗透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实现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方法

        前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着家庭的幸福,而且还影响着国家日后的发展。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教学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积极健康的思想元素,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1]。小学阶段是学生建立思维逻辑和思想观念的基础时期,学生的思维方式活跃,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将语文教学当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场,以学生为本,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生年龄小自主意识尚在形成阶段,这时的学生不仅是建立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他们自主能力较差,对环境较为敏感,外界不良行为会给其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大多都是中规中矩、无创新的,使教学内容过于死板,导致学生并没有学到有助于培养思想观念和品质的知识。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拥有健康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于教学改革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根基,老师要针对幼儿的思维特征和生理特点,有计划的科学的展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是当前小学教育的重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老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2]。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没有完善成熟的思维方式,但是他们向往长大,这个时期更多地是模仿他人的行为。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老师在学生思想启蒙方面占据着主导作用,同时也是其品德建设道路上的重要引领者,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语文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的职能优势,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为学生树立起一个优秀的榜样,细心教导,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现如今在教育部门的新课程改革中,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加强互动沟通,用积极正面的方式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以此来营造语文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这样才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对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3]。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老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给予足够的重视,结合语文教材当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元素,找到文章中最佳的渗透点,将其贯穿于整个的语文教学活的过程当中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对学生展开正面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面和价值观。通过掌握人物身上的品质,针对学生特点及需求,引导学生将其内化成为自身的认识和追求,实现心理健康的有效渗透。
        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程时,本课是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诗歌的语言魅力,感悟雷锋精神。通过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实现本课教学的价值。
(四)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也是如此。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上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多样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借助活动使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效果,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通过活动的开展,使语文教学更具吸引力,在潜移默化中有效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动力,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意识,为提升学生素质教育打基础,既保证了语文教学工作的效率,又达到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程时,老师可以开展一些和环境保护有关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来到生活当中,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组织学生进行义务植树劳动,全面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领会植树绿化的重要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
结论: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老师要加强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认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实现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为基础,发挥语文教学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现,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卜玉蓉.小学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5):86.
[2]田光武.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0(34):1-2.
[3]边新年.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33):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