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背景下幼儿水墨画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2期   作者:周晓玲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周晓玲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红光镇幸福路幼儿园 四川 成都 61173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红光镇示范幼儿园从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确立了“彩笔舞智趣·水墨润童心”的办园特色。在开展水墨特色课程的背景下,从幼儿园开展艺术教育主题活动的角度,我提出了“童真童趣·多彩水墨”的生态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研究设想,意在改变传统艺术教育的弊端,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与特色课程的整合渗透,不仅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让幼儿通过多种感知、审美体验,注重儿童人文素养的发展,突破了传统艺术教育目标定位的单一性,成为二元甚至多元目标的艺术系统教育。
  【关键词】:特色课程  水墨画  人文素养
         一、优势分析
        (一)理念支持
        《3-6岁儿童行为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各类幼儿园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要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小学化”等功利观点诱导下,不少幼儿园将美育降低为美术教育,着力于技能的培养;在学科课程的影响下,将美育与其他领域教育完全决裂开来。幼儿教育的先驱陈鹤琴先生分析的幼教“外国病”当前依然盛行。在幼儿园艺术或美术教育领域,拉丁舞、外语歌曲、钢琴等成为了很多幼儿教师和家长的首选。反观中国传统艺术或文化形式的幼儿美育,寥寥无几。而水墨画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它历史悠久,多姿多彩、富于变化,符合儿童的思维,易被幼儿理解接受,通过水和笔墨的无穷变化产生出生动、古朴、简洁、概括的艺术效果。水墨画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它的愉悦性、形象性、可操作性和自主性深受幼儿喜爱。幼儿通过学习可促进手眼协调及各种能力的发展,让他们从小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热爱自己的祖国。
  (二)孩子喜欢
幼儿的语言词汇有限,绘画对幼儿而言,是自然感情与情绪的表达和传递的最好手段。各种天真、稚雅的涂鸦,以及造型为主的幼儿绘画,都是幼儿借以表达内在情感与思绪的最直接方式。水墨画的特殊的水墨效果,无疑给了幼儿一种诗意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和思绪的方式,在幼儿园阶段开展水墨画教学,通过水墨画学习,可以体验水、墨、色在宣纸上的奇妙变化和画面的笔情墨趣,对幼儿了解和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点、培养对中华文化和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有着积极的意义,使幼儿真正地自由、自在的用水墨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特色课程背景下幼儿水墨画教学的目标
        对3-6岁幼儿进行水墨画教学,目标定位应着力在培养幼儿有学习水墨画的兴趣的同时让幼儿学习水墨画的技能,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三、传统的艺术教学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如线条画的不直、圆圈画的不圆……这种艺术教育的后果是幼儿艺术感受能力下降、审美方式遭到破坏,幼儿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也被泯灭了。而幼儿园水墨画教学的落脚点不同于专业的艺术教育,它不以幼儿掌握扎实的艺术技能为最终的目标,而是希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艺术活动过程中学会用艺术表达自已的思想和情感。且注重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也并不意味着培养幼儿的技能就不重要。正如没有一定的技能也就无法用画笔来表达心中的感受一样。我国著名的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得非常好:“从前的艺术教育太注重技巧,现在的艺术教育是注重儿童的个性,儿童的创作。但艺术的技能究竟要不要教,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儿童若是没有相当的技能,断画不出很好的作品。艺术是一定要教的,不然让幼儿自已去瞎摸,就是摸了一辈子,顶多不过像初民时代的作品罢了。”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与让他们学习绘画技能这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四、特色课程背景下幼儿水墨画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激发幼儿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引发自身潜力,甚至超越自我超常发展。
1、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花草虫鸟、瓜果蔬菜等各种自然物,发现其中的美。然后让幼儿观赏教师采用各种工具和方法进行的水墨画表演,激发他们尝试作画的欲望。
2、通过玩色活动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如画浸润画:将较厚的纸用水湿润,趁纸未干时滴上颜料,当颜料浸润时,纸上会产生润泽、渲染、朦胧和变化莫测的艺术效果,既好玩又好看。
3、采用拟人化的方法介绍所作画的特征、表现方法等等。如介绍画花蕊和花瓣需要用毛笔的中锋、侧锋画时,可以这样说:笔宝宝睡觉了,把头 ( 笔锋 ) 睡到小枕头 ( 花蕊 ) 上去。这种形象的语言很容易帮助幼儿理解侧锋用笔的方法。
(二)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感受水墨画的变幻多彩
突破传统水墨画表达方式的局限性,采用印、染、喷、吹、泼、浸等多种表现方法,让幼儿感受水墨画的多彩、多变,以激发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如在生态主题“四季的树”中,我让幼儿用吹墨的方法画树干和树枝,然后用另一支笔蘸清水或淡墨在墨线的中间走,利用宣纸的特性,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层次效果。由于水分的多少和笔墨停留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层次效果,变魔术似的浸墨,既使树更漂亮,又让幼儿觉得新奇、好玩。
        (三)搭建展示幼儿才能的平台
为了使水墨画活动真正成为幼儿的一种乐趣,让他们在这一活动中产生强烈的成功感并树立自信心,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努力给幼儿创设一切表达和展示才能的机会。如利用各个活动室、走道、墙壁展示幼儿的作品;组织幼儿参与广场文化和社区活动,让他们在现场作画中体验成功感和自豪感;举办画展、参加各种绘画比赛等。这些活动一方面让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也让他们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获得启示,并促进了他们社会性的发展。
(四)开展多元评价
幼儿年龄小,还不能完全正确评估自己的作品,只有在得到别人尤其是教师和家长的肯定和支持后才会有信心和兴趣。因此,教师和家长不应从成人的角度肯定或否定幼儿,而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整个作画的过程,尊重幼儿个别差异,努力发现不同幼儿的不同特点。除了教师评价以外,还可幼儿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等,使幼儿通过多方面的评价信息正确地认识自己,并学会欣赏和肯定别人。
四、水墨画教学与常规教学活动的整合
        在“童真童趣·多彩水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从幼儿园开展特色课程的角度,提出水墨画教学和常规教学整合的设计和实施研究设想,意在改变传统艺术教育的弊端,注重艺术教育与多种学科、领域的整合渗透,不仅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同时,在生态主题活动中,让幼儿通过多种感知、审美体验,更注重幼儿人文素养的发展,不仅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还可以使他们具有关爱、友善、尊重、分享、开放等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大自然的一切一切,是他们最初获得具体形象经验的源泉,也为他们的水墨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幼儿在与大自然聚精会神的交融中,找到水墨画的灵感、萌发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倾慕之情,周围生活处处有美,在美的事物熏陶下,既是对幼儿良好的艺术熏陶,又是对幼儿民族传统文化的启蒙,幼儿对待周遭也多了一份感动,也懂得了珍惜。
五、结语
在“彩笔舞智趣·水墨润童心”的特色背景下开展水墨画教学的价值,并不在于幼儿的绘画技能有多么熟练,或画出了什么惊人的杰作。教画水墨画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水墨画教学活动,要使幼儿发现周围环境的美、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对美好事物的爱和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这种创造的过程将会使幼儿体会成功。每个幼儿的点滴创造不单能受到大家的尊重,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唤起美好的情感,建立起健全的人格。我还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钻研、不断探索,引导幼儿迈入中国水墨画这个多彩多姿的艺术殿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