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奕
和平县福和高级中学 广东 河源 5172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不断重视,以及我国数学方面的人才不足,社会各方面都认识到了数学对于国家科技创新以及科研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国家以及教育部近年来都十分重视高中数学的教学,希望为国家培养出高精尖的数学人才。高中数学教师应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了解到身上肩负的责任,努力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本文就主要以此为切入点,从数形结合出发,对如今此方面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方法。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高中数学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思想中占据核心地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提高解题效率。它的具体应用范围较广,且涵盖的都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尤其是在函数部分,通过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的实际意义和作用。另外在解题中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对其今后钻研困难题目有积极的影响。而很多教师只是在遇到一些题目时,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数形结合的方法,并未使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形结合的内涵,因此进一步研究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有其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的。
1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这一思想是近年来才提出的,在此之前教师充当着主体地位。不可否认的是,即便多年来都在提倡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但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课堂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教师手中,或是一半掌握在学生手中。这样的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的需求不被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被忽视,从而导致学生的思想日益僵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被消耗殆尽。教师过分关注数学试卷上的红色成绩,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如何把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然而对于学生的数学思想建立不够重视,从而本末倒置地机械性向学生灌输知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忽视数形结合思想的传授。
1.2 师生缺乏交流
相对于小学和初中的数学,高中数学难度有了很大提升,知识点多且稀碎,一道题往往需要用到不同的知识点和不同的解题方法,这就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较大的要求,学生需要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并具有将其串联起来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授的内容全部消化,还需要充分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查漏补缺,不断扩宽自己的解题思路。然而,目前大多数高中数学的课堂上,我们很少能看到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景象。教师负责布置作业出题,学生负责完成大量的作业任务,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讲解。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时间很少,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往往也不鼓励学生积极同之进行探讨。长此以往,彼此之间的交流都是机械式的,无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更不要说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了。
1.3 忽视多媒体等技术的使用
数形结合往往需要画大量的图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项任务量较大工作,因此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选择性逃避开数学结合的方法。然后我们发现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实现精准化图,不仅节省时间,还能帮助学生更好进行理解。但是很多教师都坚持使用黑板来进行授课,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认同度较低,也缺乏相应的多媒体技术,很多情况下电脑等多媒体只是用来制作一些教学课件,用于教学时的板书。
2 高中数学课堂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举措
2.1 将数形结合运用在简单题目上
高中数学的题目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很多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对简单的题目一掠而过,简单对一下答案,说一下涉及的知识点就过了。学生也逐渐对简单题目开始轻视。然而当遇到难题时,教师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讲解时,便会一头雾水,无从下手,讲解多次也无法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归根结底这都是因为数形结合思想没有在平时有足够多的练习。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往往需要由浅入深,逐步进行的,然而在简单的问题上没有练习数形结合,却在复杂题上运用数形结合,这是不科学的。因此教师应该在平时就注重数形结合的练习,通过简单的题来作为切入口,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数形结合和思想的基本理念、思路进行熟悉与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其遇到复杂困难的问题时自然而然运用数形结合。例如简单的集合题目,教师应从最初就带领学生进行画图,持续鼓励学生一看到集合题就下意识地可以画出对应的图示。
2.2 把握数形结合特点来进行应用教学
教师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为学生讲授时,要注意其特点。等价、双向、简单,是数形结合最突出的三大特点。所谓数形结合数字和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在转换过程中,二者是等价的,例如我们可以用一段线段来对具体的数字进行表示,在这一过程中,要着重向学生突出转化过程中的等价原则。图形与代数之间存在双向的关系,图形可以经过某种方式用代数来表示,代数的一些特点也可以通过图形来具体化,这就是双向特点的含义。而我们运用数学结合的目的,则是为了简便计算过程,因此,二者的转化要有利于解题的快捷,应用简单明了的图形来促进学生理解,若图形十分复杂,思考过程中需要来回转换,那么便不是数形结合运用的情况。
高中数学教师,应在以上所述数形结合的三个特点之上进行教学规划,在备课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即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图形的制作。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地为学生讲述代数与图形的转换。重点专注二者之间的切换思路。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由浅入深,由部分到全面地为学生传授具体、系统的数形结合思想,必须在思想上给予数形结合思想以重视度。
2.3 适当地小组评价
高中数学的难度对从初中过来的学生来讲提升了很多。教师的帮助与引导对于学生来讲十分重要。因为难度的增加会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影响,当学生长期无法解决一道题时,会产生很多挫败感,从而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到这一点,想办法提高学生做数学题的积极性与自信。笔者给出的方法是建立评价体系。比如在进行二次函数或指数函数的讲解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一个个小组,这些小组可以对教师的讲解进行评价。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在课下时,教师按照难易程度来布置一些习题,从简单的入手,做完之后小组内评价,然而逐步提升难度。这样一来,学生在小组评价时会因为旁人的参与获得更多的自信与成就感。当学生做出难题时也会积极与周围同学进行交流探讨,不仅自己获得极大的自信,也会对周围同学产生督促作用。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通过与周围同学对比,可以看到自己思路的不足,也会看到自己的优点,结合在一起便可以有所提升。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通过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增加教师授课时的逻辑性,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所授知识。对于教师而言,通过与图形结合,讲课速度会相对加快,有利于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秒。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帮助其解决复杂的压轴题,切实提高他们的成绩。最重要的是通过数形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将高中琐碎繁多的知识点串联成网,使其在高三的紧张复习中有条理,有规划的进行,再遇到复杂的综合性高的题目时,合理应用数形结合,可以大大降低题目的复杂度。
参考文献:
[1]朱琳.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48-49.
[2]袁先军.数形结合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28.
[3]马传豹.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