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2期   作者: 符可林
[导读] 对人们来说,感恩意识是非常宝贵、重要的道德品质,

        符可林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檀圩镇龙窟塘小学   广西 钦州   535413
        摘要:对人们来说,感恩意识是非常宝贵、重要的道德品质,感恩意识是需要从小培养的,贯穿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让人们学会了如何进行人际交往,让人们知道了更多重要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在生活中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困难。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感恩意识培养,从学生小的时候抓起,抓住学生思维快速发展的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观念。
        关键词:思想品德;感恩意识;有效培养

        前言: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都会接受到四面八方的帮助和恩惠,从人们出生的那一刻,父母就对我们有伟大的养育之恩;在步入学校的那一刻,教师就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国家以及大自然都对我们有着无形的恩惠。因此,教师要从小教育学生要感谢那些养育 、教育、关怀、帮助过你的人,让学生具有一个公民必须具有的基本道德意识。但是当前社会中,很多青少年对父母的养育以及教师的教育、朋友的关怀、社会的帮助无动于衷、冷眼观看,这些青年都是严重缺乏感恩意识,导致学生并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合理运用教材,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关键期,对身边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运用教材知识内容,让你学生明白什么是感恩意识,引导学生理解感恩意识中所包括的内涵,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主要在于让学生明白自己目前所得到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应该拥有的,并不是必须要给你的。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教材内容开展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工作,帮助学生提升个人品质。
        例如:在《家人的爱》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日常生活中你们感受过家人的爱么?”“同学们,家人对你做过哪些事让你印象最深?”等问题,让学生认真仔细的回忆日常生活中和家人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当学生们回答之后,教师再开始讲解教材,将学生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融入到教材讲解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使学生明白自己健康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哺育,懂得感激、回报家人的爱。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促进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工作顺利开展。
二、融入真实例子,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并不是从出生就存在的,而是需要逐步的培养教育,让受教育者慢慢养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育者,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教学,还要培养的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以及道德行为。因此,在小学思想道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真实的例子融入到课堂中,从而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例如:在学习《我们的生活需要谁》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可以先用一些日常生活中一些实际的例子做课前导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如天还没亮时候就在扫马路的清洁工人;每天在马路上站岗的交警;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等,教师在课前围绕这些人群收集相关例子,然后在课堂中和学生分享,由于这些人群都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些亲切感,从而更好的接受感恩意识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知道这些人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但是他们依旧无私的为社会人群奉献,为我们的国家奉献,他们都是无私的英雄,不论环境多么恶劣,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三、以珍惜生命,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珍惜自己的生命不仅仅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同时也是对社会、祖国感恩的重要表现之一。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珍惜生命是回报大自然的最好办法;父母为了让学生健康成长,付出的心血是说不完道不尽的,珍惜生命,对父母来说是最好的回报;祖国和社会为学生提供了健康成长的最好场所,珍惜生命对祖国来说也是最好的回报。
        例如:在学习《呵护我们的身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水平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如:“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好的生活习惯啊?”“自己的好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啊?”“习惯养成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么?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当教师的问题抛出之后,学生就活跃起来了,各有各的想法,积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分享自己的良好习惯;有的学生说出别人的一些不良行为;有说自己改正了哪些不好的行为习惯等,促使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知道了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自身的好处,而坚持长久的锻炼身体、培养心态,才能够珍惜生命。让学生明白生命的主要载体就是学生的身体,只有保护好身体,才能够回报父母、社会和国家。
四、以实际情感,加深学生感恩体验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是一种基础的情感活动,主要让学生从实际的情感中,充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能够体验真实情感的任务,从而加深学生的感恩体验,让学生的感恩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例如:在学习《让爷爷奶奶高兴》这节课时,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后,给学生布置一些小任务,简单还能体验真实情感。如回家之后为爷爷打热水洗脚,给奶奶揉揉肩捶捶腿,泡一杯热茶、真心的问候等任务,让学生对家具有更深的归属感。通过亲身体验,能够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中感受出亲情的重要,深深体会到爷爷奶奶的辛苦付出,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奠定扎实的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结语:总之,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重要阶段,让学生从小开始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感恩养育他的人,根据自身的责任心去做好其他事情;学生在感恩曾帮助自己的人时也会为他人付出;学生从小就学会不逃避责任,勇于承担。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感恩、责任意识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萍.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与责任意识[J]. 试题与研究,2020,(22):52.
[2]刘青.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策略[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3):231+233.
[3]吴新婷,黄琴. 让孩子在感恩中成长[J]. 当代家庭教育,2018,(04):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