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
身份证号码:41092719880815****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当前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使用最为频繁,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而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要不断地完善此项技术,切实解决建筑现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积极开展土木工程施工流程监督,掌控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以此推动建筑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并能够保证人们生活生产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有着深远的影响。从以往的混凝土施工来看,由于施工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因此,应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方面,混凝土施工工艺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建筑工程中,大量的混凝土将被应用到支撑良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中。为了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必要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
1混凝土浇筑的技术优势
混凝土工作的特点是技术复杂和过程烦琐。因为混凝土浇筑需要把多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在一起,所以在混合的时候,施工者需要按照具体的数据度量,按照标准进行浇筑,这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建设项目寿命的唯一方法。如果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不按照规定进行浇筑,则浇筑混凝土很可能形成裂缝,不仅损害建筑物的整体效果,还会损害建筑物的质量,并且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混凝土浇筑技术种类很多,不同技术的性质和应用领域也不同。
2建筑混凝土结构主要特点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混凝土结构的结构提高抵御自然损伤的能力,同时的主要特征,混凝土结构,可被用于确保稳定整个建筑,以及抵抗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此外,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可塑性非常好,没有必要再工作在制造过程中。根据建筑物的建造所需要的模型,混凝土结构会发生变化。混凝土结构可以进一步划分砂和水泥材料。这样的材料可以在的比例使用以产生高强度的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可以有效地承受高温或低温的影响,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在本文中,具体的结构和建筑物的主要特征提供了施工技术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概况从浇注混凝土施工技术,交通和混凝土泵送技术,施工技术和养护接缝和混凝土的施工缝技术等的我们进行了分析。
3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
3.1混凝土强度不够
混凝土强度与土木工程的质量效果联系极为密切,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强度主要会受到原料配比、后期养护的影响。不同类型的土木工程对于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有着不同的要求,制作混凝土时所添加的砂石、水以及其他原材料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混凝土制作完成之后,必须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如果检测不达标,这一类混凝土就不能投入使用。然而,土木工程实际的混凝土制作过程中,许多工程的混凝土制作并不是十分的规范,比如说,制作时没有按照要求科学地对原材料进行配比,制作完成之后,则没有采用科学的养护方法,导致养护效果不佳。此外,没有及时的检测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这些都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够。
3.2混凝土结构裂缝
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混凝土之所以会出现裂缝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方面,在前期浇筑混凝土时,没有按照规定的要求操作,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另外一方面,则是混凝土后期的养护管理不当,因此导致裂缝出现。此外,在混凝土拌料水化期间,水泥灰发出较大的热量,但是在此过程中水泥的散热为上层混凝土所阻隔,水泥内大量的热量无法在短时间内消散,而是在混凝土内部聚集,这样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巨大,在温度的作用下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2]。
4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4.1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土木工程建造的过程中,混凝土首先会应用于基础底板、墙体和部分楼梯结构,使用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对墙体底部进行5CM的浇筑并保证浇筑过程中所应用的混凝土成分相同以及浇筑的均匀性,使用铁锹进行浇筑可以满足以上需求。在对混凝土底板进行40CM的浇筑时,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充分散热以及浇筑过程的连续性,充分保证混凝土的承受能力。浇筑方式的不同以及混合方式的差异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效果,建筑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以及混合比例。
4.2混凝土拆模技术
在使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时常会用到帮助混凝土保持稳定的混凝土模板,在全部施工活动结束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混凝土拆模工作。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先支后拆的规则,将不具备承重作用的模板先一步拆除,接着按照承重的顺序拆除剩余的混凝土模板,拆除时间必须遵守严格的施工规范,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拆除所有混凝土模板,防止长时间未拆或过早拆除对混凝土结构所造成的重大危害,保证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整体性。
4.3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用到混凝土技术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大多会应用到混凝土养护技术。在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时,施工人员需要将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管理。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温度与室外环境最小温度的差值不超过20℃,如果混凝土结构的抗压性以及抗裂性不够强,其温度差值应该在25℃~36℃之间,拆模时的温度差值不能大于20℃,为了合理控制温差,在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时,可以使用在混凝土内部预先埋藏水管的方式减少温差,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性能。
4.4混凝土搅拌技术
混凝土搅拌技术是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比较关键的技术,其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质量、应用性能以及整体结构,因此,施工人员在使用混凝土进行施工的环节,需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搅拌技术。在搅拌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严格遵照材料的投放顺序,合理规划材料的使用量调整搅拌的速度、力度以及搅拌时间,充分发挥搅拌技术的作用,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施工的标准。在进行搅拌工作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监测每一阶段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含量,使用科学的材料配制比例。
4.5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
混凝土的无损检测也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混凝土内部结构完整的情况下,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以及缺陷进行测量,利用混凝土的物理量间接评估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技术。在当前建筑企业的发展中,混凝土无损检测主要通过钻芯法、回弹法、后装拔出法等检测方法来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具有检测费用低、操作简单、能够保证混凝土结构完整性的特点,在建筑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其中超声波会弹法因为其优秀的评估特性得到了建筑行业的青睐。
结束语: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得到一定的技术保障。涉及施工中的各个关键技术问题,施工人员要正确了解和把握,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调控,以促进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共同研究调整,确保问题得以解决。同时,施工人员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登慧.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198.
[2]刘德慧.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住宅产业,2019
(8):50-51.
[3]王世.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05):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