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锋1
1身份证号:61242919820918****,陕西省
摘要: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我国公路桥梁中广泛地应用了液压滑模施工技术。本文对公路桥梁施工期间液压滑模施工工艺的应用进行研究,阐明了液压滑模施工工艺优势,分析了液压滑模施工工艺的应用要点,包括钢筋绑扎、混凝土入仓、滑升施工、混凝土施工、拆模等,提出液压滑模施工的注意事项,旨在为此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实践表明,液压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明显提升公路桥梁建设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桥梁;施工;液压滑模;施工技术
引言
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液压滑膜施工技术是目前普遍应用的技术之一,该技术水平的高低对整个工程的实施存在直接影响,因此应加强该技术的研究,切实提升工程的质量,这是工程技术人员研发的重点。因此深入分析液压滑膜技术,对桥梁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1.液压滑模的构造
当前,大部分公路桥梁工程中所采用液压滑模系统主要由施工操作平台、提升系统与模板系统构成,其中,液压系统主要由支撑杆件、油路体系、液压控制体系与液压千斤顶组成。施工操作平台能够存放施工机具与作业材料,同时可以移动目标,确保混凝土浇筑的有序进行,为钢筋的绑扎提供稳定平台。在现行使用的液压滑模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操作平台、提升系统以及模板系统。液压系统是由支撑杆、油路系统、液压控制系统以及液压千斤顶四部分组成。其中,液压滑模系统中的操作平台可以存放该项施工技术中应用的各类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与此同时,操作平台还能移动模板,辅助混凝土浇筑以及捆绑钢筋等诸多工作。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在操作平台要控制好力度,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事故,使施工技术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继而影响工程速度与质量。模板系统主要是确保混凝土能够顺利成型,使得混凝土持久凝固,令压力、摩擦力以及冲击力都没有受到任何损害的情况下,保证模板系统的安全性[1]。
2.液压滑模施工工艺优势
2.1提升桥梁安全性
将此项施工工艺运用于公路桥梁项目施工中,能够明显提高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性。由于液压滑模施工工艺所采用的门架均需要建模验算,经过验算达标后,方可投人到实际施工中,故安全性较高。同时,此项施工技术采取全方位封闭防腐施工技术,可明显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2.2确保工程质量
在公路桥梁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此施工模式能够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同时提高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完整性。施工人员利用液压滑模系统的振捣功能,可以显著降低轴线垂直度偏差度,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高效养护,避免出现质量不达标的现象。
2.3节能效果突出
应用液压滑模施工工艺,可取得较为突出的节能效果,无需使用塔吊等较多施工机械设备,能够节省大量的施工作业原材料,降低电能损耗,也不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质,对周围环境起到保护作用。液压滑模施工技术与传统技术不同,能够明显缩小工程施工场地范围,对施工场地的平整度要求较低。同时,应用此项施工工艺能够缩短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减少资金支出[2]。
3.液压滑模的应用
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该桥梁工程应用实心墩、薄壁空心墩的墩台结构形式,壁厚在55~85cm之问,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达标,要严格控制和易性,所应用的是石子粒径在0.8~3.2cm之问,塌落度在5.2~7.2cm之问,为了提升其结构的光滑度,不能加入减水剂材料。滑膜施工环节,混凝土结构强度应达到0.2~06MPa,以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完工,如果强度超出该标准的要求,会导致混凝土与模板存在较高的黏结力而无法正常滑升,甚至会出现模板断裂、掉角等问题。在翻模施工环节,应确定拆模施工的时间,通常在终凝完成之后进行拆模施工,从而避免其出现掉角问题。本项目中滑膜施工应用的是半干硬、低流动性的混凝土材料,和易性可以满足工程设计方案的要求,且不会存在离析、沁水等问题,塌落度达到2.5~5.5cm之间。
混凝土出模的强度对配合比设计影响最大,如果强度很低,必然会导致其出现坍塌现象,结构承载性能较差,而强度超出标准要求,则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与模板产生较强的黏结问题,滑升难度增大,该桥梁项目的出模强度处于0.25~0.35MPa之问,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在施工中,如果混凝土结构的凝结速度较慢,则会直接影响液压滑膜施工的速度,进而导致整体的施工效率较低。
3.2液压滑模的安装
3.2.1初滑阶段
首先要进行混凝土的拌和施工,然后用混凝土运输车将材料直接运输到施工位置并进行浇筑施工。如果同时将混凝土材料直接灌入到模板结构内部,会对模板造成巨大冲击,所以在浇筑施工中要分成三个层次进行,单次浇筑厚度要控制在25cm左右。混凝土凝固强度会直接受到施工条件、液压滑膜强度等方面的影响,所以要加强控制,最终保证混凝土塌落度处于10~29mm之间[3]。
3.2.2液压滑模提升阶段
初滑施工完成后,开始提升模板,首先要将混凝土浇筑高度确定为25cm,在提升环节,单次提升高度要为5cm,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提升的高度。施工人员要利用千斤顶提升液压滑膜,随着提升的进行,浇筑结束之后要采取措施预防内模与外模产生摩擦,此时可能会导致其表面出现粗糙度过大的现象,甚至会造成其存在划痕,对桥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模板提升完成后,要对混凝土模板浆液进行收紧、压光。
3.2.3液压滑模安装注意事项
按照当前我国公路行业标准的要求,墩台垂直度偏差要保证在0.2%以下,最大偏差尺寸不能超过18mm,因此在液压滑膜施工环节,要在每提升lm时进行一次中心矫正,如果在滑升施工环节出现巨大偏差,则要立即采取措施查找原因并彻底解决。本桥梁项目主要应用千斤顶进行纠偏,顶升2~4cm高度后进行纠正,但要确保单次纠偏量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可以避免滑膜出现弯曲。滑膜施工应严格控制水平度尺寸,如操作平台出现严重倾斜,则会增加滑升难度,因此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倾斜问题。保证材料和设备平放到平台上,且合理地安排浇筑施工的顺序,同时应用千斤顶调整高差,以保证施工的精确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3.3拆模要点
液压滑模施工完毕后,应将滑模有序拆除,此项作业属于高空作业,因此,滑模拆除要在指定位置进行,若高度较高,则利用龙门架作为支撑平台。拆除滑模期间,加强安全防护,绑扎滑模并确保其牢固后再下放。此外,为防止公路桥梁工程混凝土出现裂缝,施工人员可以采取养护模进行养护,同时适量洒水,避免混凝土出现硬化,在保证公路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的同时,确保后续施工顺利开展。
3.4液压滑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应根据操作平台的要求确定提升架的安装高度,保证其安装高度尺寸在合理的范围内。钢筋绑扎过程中,应确保其提升架下部所安装的钢筋材料预留孔达到精确度的要求,保证其框架滑行轨道满足实际安装的需要,且结合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轨道调整,以确保倾斜角度达到使用的需要。此外,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保证各个结构部分的安装施工均达到设计方案的要求,以保证桥梁工程的质量达标[4]。
4.结束语
通过对大量的工程实践分析可以发现,液压滑膜施工方式的成本较低、施工速度较快,且工程的质量、效率都很高,所以应用到公路、桥梁等项目中。为了能够切实提升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严格控制各个施工环节,加强监督管理和控制,最终保障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促进我国工程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胡新民·桥梁墩台滑模混凝土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预防及处理[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1):75-76}
[2]马豪秀·探析桥梁墩台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7 (5):276
[3]黄诗君·桥梁墩台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1 (9):326, 346
[4]王洪峰,王力杰·对桥梁墩台滑模施工中一些问题的分析[J].公路.2002 C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