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音乐课堂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黄娟
[导读] 随着近年来现代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推进,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突破了音乐领域的局限,通过拓展舞蹈教学,注重对于学生基础艺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其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进下,更需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注重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以此为契机,实现对于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不断培养。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舞蹈教学的引入,也能够有效拓展音乐教学路径,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满足小学学生在音

黄娟    丹棱县城区小学校  620200
【摘要】随着近年来现代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推进,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突破了音乐领域的局限,通过拓展舞蹈教学,注重对于学生基础艺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尤其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进下,更需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注重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以此为契机,实现对于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不断培养。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舞蹈教学的引入,也能够有效拓展音乐教学路径,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和创新性,满足小学学生在音乐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因此,本文将以舞动音乐课堂为主题,针对小学音乐课堂中舞蹈的融入展开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升小学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提供相关参考经验。
【关键词】小学音乐;舞动课堂;有机融合;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03-01

        一、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的意义
        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音乐学科作为培养学生良好艺术认知和艺术素养的重要学科,是丰盈小学学生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高小学学生欣赏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教学也展示出对于小学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价值。首先,舞蹈环节以及动作协调优美的优势和特点,能够在音乐教学和体型训练中实现对于少儿不良姿态的有效改善,增强学生的体能体质,促进学生均衡发展。其次,舞蹈教学相比于其他艺术课程教学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指导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在舞蹈排练中,提升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以此为契机,实现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锻炼。与此同时,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教学环节,也是对于小学学生在这一时期个体身心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基础之上进行的,能够借助舞蹈与音乐相辅相成的关系,实现对于学生音乐上的熏陶和音乐素养上的提升。综合而言,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舞蹈教学,不仅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具备重要的价值,也能够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激活学生的音乐动力。
        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的对策
        (一)结合音乐创设舞蹈教学环境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入舞蹈教学环节,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对于音乐曲目节奏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这也意味着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助力小学学生音乐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带领学生参与到音乐的体验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对于学生良好音乐素养和音乐认知技能的培育。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结合音乐曲目创设舞蹈教学环境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对于舞蹈的艺术美进行感知和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科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尤其在对于传统学音乐教学进行剖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以单一枯燥的音乐欣赏和乐理知识进行教学,致使很多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甚至错误认知,需要在当前现代音乐教育发展和优化的背景下,注重对于教学环境的创设,不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


例如,在《顽皮的小杜鹃》这一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杜鹃圆舞曲》,指导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动起来,让学生想象小鸟飞翔的姿态,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结合音乐内容创设活跃的舞蹈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有效舒缓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压力,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结合舞蹈练习健康身心发展
        在小学音乐教学展开的过程中,音乐以及独特的节奏和律动,不仅能够实现对于学生情操上的陶冶和性情上的舒缓,还能够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塑造灵魂,健康成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找寻一个载体,将音乐的优势和价值充分展现。此时教师就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结合舞蹈练习,塑造学生优美的体态,让学生在音乐素养提高和养成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身心上的健康发展与成长。例如在教学《铃儿响叮当》这一课时,教师在教学的初期阶段就可以对于音乐曲目进行播放,指导学生思考从歌曲的节奏中你能听到什么样的情感态度?此时有效调动了学生的音乐思维,学生纷纷思考,并感受到《铃儿响叮当》的节奏欢快。此时,教师再给学生做示范动作,让学生跟着自己一起进行舞蹈的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有效激发并调动了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和舞蹈参与兴趣,真正发挥了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目标。一改传统小学音乐教学中古板老旧的音乐常识传授途径,小学生在舞蹈练习中感受到音乐的节奏,体会到音乐学习的轻松与快乐。
        (三)结合舞蹈动作强化创新思维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目标任务下,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要注重对于学生音乐乐理知识的教授,还要在音乐课程学习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结合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舞蹈动作的创新和编排,不断激活小学学生在这一时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音乐课堂趣味横生。例如,在教学《花之圆舞曲》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对于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进行把握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以小组为单位编排舞蹈动作。此时,学生在边唱边跳的教学环节中编出了活泼动态的舞蹈动作,以即兴表演的形式有效对于歌曲的灵魂和节奏进行表现,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进行动作上的编排,让学生主动对于音乐知识进行汲取和接受,并在课程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注重对于学生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受力的激发,有效强化了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展开过程中,对于学生进行培育和发展,既是对于学生良好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对于学生情感价值取向上的引导和树立,需要教师不断的创新并充实音乐课堂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起广袤的平台,在有效促进并强化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让学生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年5期.刘辉.
[2].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13期.陆晓玲.
[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24期.程卓.
[4].形声结合快乐聆听图形谱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小学》.2014年4期.钱丽梅.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