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四步课堂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樊钰伶
[导读] 小学数学中《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融入学习氛围中,提升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因此,我将围绕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四步课堂教学模式,详细分析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提出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对策。

樊钰伶   广元市利州区雪峰小学  628017
【摘要】小学数学中《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融入学习氛围中,提升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因此,我将围绕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四步课堂教学模式,详细分析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提出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四步课堂;统计与概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98-01

        随着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渐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其中,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们融入学习氛围中,提升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一、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备课不全面
        当前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部分教师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备课不够全面。主要体现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计划容易受到学生们的影响,没有充分准备好应当如何应对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教学情况,也没有针对性地设置多种教学手段,从而导致教学工作不能按时完成。要想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一定要完善自身的教学手段和知识储备,为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更好地让学生们接受更加全面的教育,从而充分掌握《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点。
        (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组织课堂活动较困难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组织课堂活动比较困难,尤其是在一些学生人数比较多的班级中,当班级中开展活动时,由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就会花费很多的时间管理学生的课堂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且,学习《统计与概率》时,教师设置的游戏环节过多,其在学生人数过多的教学环境中不能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因此会有一些爱玩的学生做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情,从而导致课堂学习氛围不佳,学生们不能更好融入学习环境中,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
        (三)开展《统计与概率》系统化教学较困难
        在实际《统计与概率》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开展系统化教学较困难的问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每一章都安排了《统计与概率》相关内容,导致《统计与概率》知识点存在碎片化的现象,学生们在学习时不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概念。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例如,在教学生们认识和掌握扇形统计图这一节的内容时,学生们很容易就能够掌握和理解透彻部分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因为学生在以往条形图、统计图以及折现统计图当中都全面地学过相关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能够画出扇形统计图上,并且合理地同步教学制作扇形统计图。



        二、有利于提高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对策
        (一)合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想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教师一定要合理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为学生们讲解“统计”这一节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对“统计”的学习产生强烈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学生们喜欢的水果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充分了解和掌握关于“统计”的相关知识,然后用课件一次次地出示水果的个数,让学生们边看边数数。通过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关于“统计”的相关知识点。
        (二)科学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分组学习,提升参与度
        教师还应当科学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分组学习,提升自身的参与度。如果学生兴趣较为强烈,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为学生们安排分组活动,激发学生自身的探索欲望,然后可以为学生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适当让学生们进行动手操作,如“看一看”“摆一摆”以及“摸一摸”等各种感官活动,从而在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思维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们可以亲身经历整个数学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流程。例如,在为学生们讲解“折线统计图”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课件,将学生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缓慢地变成一个点,然后让学生认识到直条变为不同位置的点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
        (三)积极有效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具有连贯性的数学思维
        教师一定要重视和关注学生《统计与概率》的学习,为学生们制定全面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透彻其中的数学重点知识内容。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有效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具有连贯性的数学思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采用小组讨论、分析以及师生互动等一系列活动进行语言的交流,学生们在实际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却往往呈现出填空式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合理地用一整句话反映出数学问题,树立良好的思维,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学会看图并通过图片表达图意,从而更好地内化和掌握《统计与概率》知识重点,提升学习效率。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可见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教学中应用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合理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分组学习,提升参与度;积极有效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具有连贯性的数学思维;创设一定的条件,全面利用数学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完成《统计与概率》各项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晓.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四步课堂教学模式[J].读写算,2019(09):34-36.
[2]毛祥静.让课堂因“悟”而“舞”起来.“三适教育”下的小学数学“四步四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 2018(10):56-58.
[3]李蔚蔚.以问导学四步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师, 2017(03):3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