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几点做法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何俊蓉
[导读]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是民族的艺术瑰宝,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揉,磨炼学生的意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可是目前小学生的作业书写实在令人担忧,他们忘了写字要工整美观,书写的兴趣越来越淡,写字成了一件“苦差事”。而从夯实写字基础、诱发书写兴趣等方面进行实践,则有利于改变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

何俊蓉    旺苍县嘉川镇中心小学校  628205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是民族的艺术瑰宝,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揉,磨炼学生的意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可是目前小学生的作业书写实在令人担忧,他们忘了写字要工整美观,书写的兴趣越来越淡,写字成了一件“苦差事”。而从夯实写字基础、诱发书写兴趣等方面进行实践,则有利于改变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夯实基础;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97-01

        中国自古就有“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说法,书法家孙龙华先生也曾说:“中国人要工工整整写好中国字。”汉字“音美悦耳、形美悦目、意美悦心”,是世界上最具鉴赏价值的文字种类,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是民族的艺术瑰宝。写字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已不仅是练习一项技能,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功能;对学生意志的磨炼,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发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面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浅谈写字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夯实基础
        1.规范姿势。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开展学校写字教育若干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写字教育以‘双姿’教育及习惯养成教育为主。”“双姿”即坐姿和笔姿,正确的书写“双姿”是书写质量的保证,因此教师应不遗余力地在学生每一次写字时讲解与强调“双姿”。据观察统计,我校一个年级段800多人中,“双姿”正确的不到400人,他们写字身体不端正,头和本子之间的距离太近,握笔离笔尖太近,拇指和食指存在对捏或交叉握笔现象。因此,在孩子入学写字时要先教会孩子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让学生写字做到“三个一”,即眼离纸面一尺,胸离桌面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可把它们编成儿歌:眼睛离纸一尺远,太近容易变近视;手离笔尖一寸远,头正身直姿势好;胸离桌面一拳头,以防桌子压胸口;一尺一寸一拳头,三个一字记心头。握笔时也有握笔歌:拇指食指捏着,三指四指托着,小小拇指藏着。这样通过儿歌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写字的姿势,以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2.授之以渔。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写字,应先学会观察。小学生的知觉常表现得较笼统,感知事物细节的能力差,对结构复杂、笔画变化较多的汉字,尤其是形近字之间的细微差别不易分辨清楚,常常少点多点、少横多横、左右颠倒,掌握字形非常困难。在课堂中,教师要耐心细致地指导,在学写生字前让学生先观察字的偏旁结构、笔顺、笔画的长短、粗细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比例,做到心中有数,学会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引导学生牢记字形结构,成竹在胸后再动笔写下来。“授之于渔”,对学生学习写字是大有益处的。
        3.重视书写。当学生观察清楚字形结构,了解了字的要领后,一定要进行实际演练。在书写下笔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就是写字的“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做到不动笔则已,动笔就要写出漂亮的字。教师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一定要巡视,让学生发现不正确、不满意的字一定要另起一格重写,尽量做到不用橡皮擦。同时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不规范的字一定要及时纠正,力求让每个学生写出规范、漂亮的字。
        4.教师范写。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特别是他们崇拜的老师更是他们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范写来引导学生书写。


在教学生字范写时,教师的每一个笔画、每一个字都要规范、漂亮,在范写时一定要写在田字格中,要边写边讲清注意书写的要领。特别是对刚入学初写字的低年级学生,每个字的起笔、止笔,每个字的问架结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给学生一个美的标准。
        二、激趣为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减负提质的背景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是关键。写字的过程是一个比较机械的过程,时间一长学生会觉得枯燥,容易疲倦,学习的持久性较差;再加上小学生年纪较小,自控能力较差,因此,作为老师应该重视兴趣的激发,这是写字教学成功的关键。
        1.创设教学情境激趣。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因素在情境中被激活。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引领学生走人情景中,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兴趣。语文课堂是写字教学的主阵地,创设儿童喜欢的课堂隋景,对培养儿童的书写兴趣有帮助。如:教学中给学生讲“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怀素与禄天庵”等古人练字的故事,让他们明白大书法家也是勤学苦练出来的,只要他们勤学苦练也能成为书法家。这样的引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学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
        2.巧借汉字造字法激趣。“立象以尽意”是汉字的主要特征之一,汉字的每个笔画或部件都是事物具体形态的高度概括。也就是说,汉字总是将抽象意义会着于具体形象,让人“视而可识,察而同见”,惟妙惟肖地将人类千姿百态的一事一物呈现出来。因此,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可以以还原本真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牢记字形。如“哭”字,“口口”表示眼睛,“大”表示人的形象,“、”表示眼泪。学生通过学习记住了这个字,而且还感受到了我们先辈造字的艺术,会觉得学字写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3.组织游戏竞赛激趣。以游戏形式结合教学,富有童趣,能激起学生学习乐趣,使学生情绪高,兴趣更浓。如在教学藏锋用笔时让学生模拟走“米”宫,根据教师的口令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藏锋;在教学“圆转”时,让学生模拟小蚂蚁在纸上爬行,使学生感受到了慢写圆转笔画的要领,从而能较快地运用到字的笔画中。
        ①以赛促练。每次作业进行面批,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把本次作业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等级。一个单元进行一次小结性评比,以赛促练,让学生感到自己学有所得,成功的喜悦会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在此基础上激发兴趣。
        ②展示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交流的机会,如举办作业展,优秀作业拍照网络展示,开设优秀作业专栏,优秀作业传阅,书法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享受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使书写不足的学生看到自己与优秀者之间的差距,以此来激发学生写好汉字的兴趣和动力。
        写字教学是一个长期性的教育,在减负提质的大环境中,只我们做有心人,发挥教学中的有利条件,为他们创设各种平台,激发他们的写字兴趣,规范学生的写字,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感受书写的快乐,就能让浓浓的墨香散发自课堂。
参考文献:
[1]杨涛,郑国民,陈双新.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的字种、字量研究(三)——以人教版、北师大版、江苏版课标实验教材为研究对象[J].语言文学应用,2007,(01):56.   
[2]孙晓军.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02):60.   
[3]钱一欢.优化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4,(05):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