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电影的社会功能转变及影响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吴钊先
[导读] 改革开放后,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加之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带动了体育电影的兴起与发展。一直以来,我国体育电影在时代变化、大众审美需求转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在各个发展阶段中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影响都是存在差异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体育电影社会功能与社会影响转变的相关问题,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

吴钊先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中学  511340
【摘要】改革开放后,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加之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带动了体育电影的兴起与发展。一直以来,我国体育电影在时代变化、大众审美需求转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在各个发展阶段中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影响都是存在差异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体育电影社会功能与社会影响转变的相关问题,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中国体育电影;社会功能转变;社会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23-01

        体育电影,是我国体育事业与电影事业相结合的产物。体育电影不单单只是电影,同时对我国社会具有重要功能与影响,并且与我国发展体育事业、形成体育观念息息相关。对此,深入分析并正确把握各个时期体育电影的社会功能与影响,是突显体育电影有效性,并促进其长远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旨在为体育电影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期望为我国体育电影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我国体育电影社会功能转变分析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一共拍摄了10余部体育电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体育电影事业的发展情况有所好转,但依旧收到政治干扰等影响,此阶段的体育电影主要为传达我国政治主题的作用,旨在号召广大群众提高体育精神与意识。例如电影《体育皇后》中,主要表达了体育救国思想,并将我国与体育相关的政治理念充分突显,电影中充满了对我国荣誉的表达,借助体育电影号召群众思想,并使更多群众了解到体育精神。
        自1978-2000年间,我国体育电影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共计拍摄了30余部。此时的人民群众思想有所解放,使体育思想与观念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国也由单一化的体育举国制转变为全民体育时代。此阶段的体育电影更加注重人生意义,旨在宣扬人生价值与本真,使题材有所突破。同时,此阶段的社会功能为宣传传统文化与扩大教育范围。例如电影《沙鸥》,采用了纪实的拍摄手法,表达了主角努力拼搏赢得尊严的体育精神。此外,电影《黑眼睛》讲述了残疾运动员的故事,积极传达了正面价值观,并体现出我国“以人为本”精神内涵。
        2001年至今为止,改革开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飞跃提升,这使体育电影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相继出现了《少林足球》、《功夫》、《叶问》等多部优秀电影,其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且社会功能转变为宣扬继承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广民族体育等。


例如电影《功夫》中采用的武打元素,充分宣扬了我国传统功夫,并借助叶问等武术大师表扬了“武德”与“武义”,使中国武术受到国内外的推崇与喜爱。此外,体育电影开始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借助民间习俗等活动,运用视觉特效等拍摄手段,有效提高了国内外电影爱好者的兴趣,并使我国体育精神走向世界。
        2.我国体育电影社会影响变化分析
        改革开放前,体育电影的社会功能为传达政治思想,是号召群众精神的重要途径,但此阶段的体育电影有利也有弊。其一,以《体育皇后》为代表的电影充分表达了民族精神与奋勇的体育精神,对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电影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二,当时阶段深受文化思想的限制,尤其是当时的体育电影深受政治思想影响,进而导致此阶段的体育电影过分注重个人牺牲与奉献,对一些个性化自我的思想起到强烈限制与批判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各个方面得到明显改善,此时的体育电影更加注重人文精神,例如《高中锋,矮教练》中,充分表达了人性与良知的主题,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此阶段对体育训练的拍摄时长明显增加,这也充分体现出体育电影的良好发展,人们对体育精神的理想与信念进一步提升。这其中,与残疾人相关的体育电影真实的展现了残疾运动员的拼搏过程,不仅强化了“以人为本”理念,更使人们进一步体会到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
        而立足当代,体育电影不仅保留以人为本的体育精神,更显著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旨在打造我国独特的电影品牌,例如《少林足球》等,首次将传统武术与足球相结合,并且融入了商业与娱乐元素,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电影内容与形式,使体育电影绽放出新光彩,并通过传统文化弘扬了展现的体育观念。此外,我国在举办奥运会后,拍摄了《隐形的翅膀》等与残疾运动员相关的电影作品,旨在宣扬残疾运动员感人至深的拼搏精神,并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对社会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结束语:
        综合上文所述,体育电影在1977年以前更加注重传达我国政治思想,而在改革开放以后,体育电影开始传播体育精神与人文价值。自2001年开始,宣扬并继承传统文化成为体育电影主要的社会功能。不论在哪个时期,我国体育电影都能够积极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民族体育精神。因此,立足新时期环境下,我国需要进一步发展体育电影事业,并最大限度发挥出体育电影积极的社会功能与影响,为体育电影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打下坚固基础。
参考文献:
[1]屈雯喆.中国体育电影的社会功能转变及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4,4(022):100-101.
[2]邓佳佳.中国体育电影的社会功能转变及影响探究[J].传媒论坛,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