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机教育 点燃心灵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王潋遐
[导读]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发现问题,尊重、鼓励孩子、培养孩子自信心、把握契机,及时用恰当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拨动心弦,让其心灵受到撼动,每感动一次,爱就积攒一些。只要教师有心、用心,用无声的爱点燃孩子心灵,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孩子,教育的奇效必会发生。

王潋遐   成都双语实验学校和悦分校
【摘要】老师作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发现问题,尊重、鼓励孩子、培养孩子自信心、把握契机,及时用恰当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拨动心弦,让其心灵受到撼动,每感动一次,爱就积攒一些。只要教师有心、用心,用无声的爱点燃孩子心灵,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孩子,教育的奇效必会发生。
【关键词】尊重;鼓励;自信心;把握契机;点燃心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22-01

        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老师作为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敏锐的察觉他们的需要,把握契机,及时用恰当的方法引导、教育孩子。即使是2020,新冠肺炎席卷大地师生无法面对面交流之时,我们也能抓住契机达到育人目的。
        一、案例介绍
        学生基本情况:小Z,男,7岁,本地生,父亲为街道办事处基层工作人员;母亲,西部战区空军医院中西肿瘤科一线护士。
        小Z,不是班上最调皮的,也不是成绩最差的,但眼神里透露出一种倔强,不分时间、地点我行我束,从不服管教,老师提醒他,他却不屑一顾的和老师顶嘴;课间休息也是问题不断,和同学打架,发脾气;学习上,书写差,态度不端正……
        二、问题解决策略及过程
        针对小Z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状态,我和年级的科任老师进行了座谈沟通,其间多次与家长电话沟通,还进行了家访,了解了孩子的具体情况后觉决定先从思想意识上进行引导,态度端正了,学习自然会迎头赶上,以下是我采取的策略:
        (一)尊重孩子,与孩子打成一片,建立信任关系。
        孩子在学校的不尊重老师,不听老师教育,归根到底是孩子不信任老师,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得到尊重,只有当孩子得到尊重,孩子可能学会尊重别人。
        那日,看见小Z下课独自一个人在走廊踢毽子,看那孤独的小身影,我便走了过去。“小Z,王老师能参加一个吗?”小Z抬起头:“那得按我的规则,一人踢两个就踢给对方。”“好的。”我们便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踢毽子游戏。看我们踢得有趣,还有几名同学也想参加,我表示那得问问毽子的主人小Z同学,小Z得意极了,大声说:“那得按我的规则!”同学们纷纷答应,大家玩得酣畅淋漓。“谢谢王老师!”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这孩子说谢谢呢!
        小小的一次陪伴,便能换来孩子的交心,多纯真的孩子啊!真正的信任,从尊重开始。
        (二)鼓励为主,欣赏孩子错误中的闪光点,树立标杆意识。
        又是体锻时间,孩子们在操场上站得笔直等待做操,小Z又开始站不住,摇头晃脑,扭来扭去,我一改平时的提醒教育,大声对全班同学说:“今天我要表扬小Z,今天站姿有进步,小手放到了裤缝。”大家一听,眼光齐刷刷地聚集到小Z身上,小Z脸一红马上停下扭动,站得笔直。紧接着体锻开始,小朋友们开始跑步,有孩子开始边跑边脱,脱了的衣服随手扔到了跑道上,不少同学直接从别人衣服上踩过去,我正想去捡开,小Z对着衣服一脚,直接把衣服“请”出了跑道。正想批评他,转念一想,何不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错误。


于是体锻完后,我问:“刚才体锻顺利吗?”有孩子开始抱怨:“有衣服挡在跑道上了。”“那是谁把衣服请出了跑道呢?”“是小Z踢出去的!”有孩子愤愤地说。“哦,是啊,小Z及时清理了跑道上的障碍,让大家可以顺利跑步。”小Z两眼放光。“可下次记得要用手捡,别把衣服踢疼了。”大家大笑起来。小Z红着脸也笑了。
        鼓励和爱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由衷地欣赏、赞美孩子,甚至从错误中挖掘闪光点,扩大化,发自内心的加以表扬,孩子会逐渐拥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即使是性格中负面特点,也应因势利导,帮助孩子一步步走出狭隘的天地,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获得乐趣,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三)培养孩子自信心
        自信心的建立,是孩子成败的关键。
        在课堂上,我常常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问他,在他回答正确后予以表扬、鼓励;回答不出来时,加以提示引导,告诉小Z,“你能行!”第二天有听写,我会提醒他复习,并且约定,连续三次听写一百分,老师会送一本书给他,这样他不仅可以在同学的羡慕眼光中获得一百分,建立了自信,还获得了书籍的滋养。但得一百分对于长期学习懈怠的小Z来说还是有难度的,但我看到了他的努力。
        (四)家校共育,抓住母亲援鄂的契机,引导孩子从思想上转变。
        受新冠肺炎影响,本学期延迟开学,开展了网络保学,孩子学习更是一塌糊涂。与父亲沟通,父亲告知,孩子母亲是西部战区空军医院中西肿瘤科一线护士,因为正在肆虐的新冠病毒,武汉急缺医护人员,在部队医院的组织下,正积极准备到武汉支援。
        这不正是一个契机吗?借此机会好好引导教育孩子,端正其态度,明白学习的意义,相信孩子一定会有改变的。于是与孩子父亲交流,在妈妈出发前,一定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病毒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为什么妈妈要去支援武汉等。
        妈妈到了武汉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还录制了鼓励孩子的视频,妈妈在视频中这样说到:“小Z,妈妈现在已经在武汉,深入病区第一线工作,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还有肩上的责任,希望你以后能够多多地读书、多学习、精神富足,有坚定的信念和责任心,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有支撑你前行的意念。加油!”
        孩子了解了妈妈为了党和人民,依旧坚强的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用自己的学识和坚持,为人民服务,孩子思念担心妈妈,却也被妈妈的坚强和坚持所打动,录制了视频发给妈妈,表示自己一定好好听爸爸的话,认真学习,争取长大以后也能向妈妈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当天的在线视频学习,孩子自觉在奶奶的陪伴下,认真上完,主动写作业,并且一直保持,爸爸笑着说孩子的转变,感觉就在一瞬间。
        是啊,只要我们抓住合适的教育契机,便会发现问题孩子,也会成为榜样标兵,这便是家校共育的合力。
        三、成效及总结
        经过大半年的点滴教育,孩子在一点点的转变,倔强的性格开始收敛,逐渐合群,自信心增强、学习上开始有了自觉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人,你要想打动他,就要抓住每一次可以让孩子进步的契机,经常地去拨动心弦,让其心灵受到撼动,每感动一次,爱就积攒一些。用契机教育,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只要教师有心、用心,用无声的爱点燃孩子心灵,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孩子,教育的奇效必会发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