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区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卓玛措
[导读] 英语是所有学科当中最难学习的一门学科,其不仅费时多,而且收效也比较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导致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再者就是农牧区的经济条件也比较差,教师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缺点,所以就需要相关的教育部门加大对其改革的力度,让教师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能够在以后的日常中更好地为学生进行授课。本文主要从西藏农牧区中学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首先指出了其目前的现状,接着又分析出了改革的措施,让农牧区

卓玛措    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中学  西藏  浪卡子  851100
【摘要】英语是所有学科当中最难学习的一门学科,其不仅费时多,而且收效也比较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导致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再者就是农牧区的经济条件也比较差,教师自身也存在着很多的缺点,所以就需要相关的教育部门加大对其改革的力度,让教师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能够在以后的日常中更好地为学生进行授课。本文主要从西藏农牧区中学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首先指出了其目前的现状,接着又分析出了改革的措施,让农牧区中学不管是在经济条件还是在教学方面都能够得到改善。
【关键词】英语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11-01

        一、引言
        英语本身是一种西日耳曼语,最早是在中世纪早期被英国所使用,因为其广阔的殖民地而成为了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发展了1400多年,按照分布的面积来说,其是最流行的语言而且母语数量者在世界上的排名达到了第三,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同样也是学习最广泛的第二语言,在世界上是将近60多个主权国家的官方语言。但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比较复杂,并且费时多、收效还小,导致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的情况,厌学的情绪逐渐的出现,每次一上英语课就会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对于学习更是如此,忽冷忽热,有的时候甚至还会出现放弃英语的思想,在大部分的学生那里都是薄弱学科。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的具体结果如下:
        (一)师资水平
        众所周知,农牧区的经济条件本身就比不上城镇的经济水平,在教师的专业水平方面也是如此,城镇的教师团队本身就具有高学历、高素质以及规范化的水平,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会有许多种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他们的教学设备也很先进,及时的引进了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多媒体的世界里感受到英语的魅力[1]。而农牧区的英语教师无论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导致骨干英语教师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就是城里有着比农牧区优越的条件以及教学设备,优秀的教师都去往了城镇,只留下了一些经验不足的教师,而这种情况在农牧区里面是非常普遍的。
        (二)教材因素
        课本从开始出现一直到现在,经历过了多次的改革,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在运用这一方面,这点在现在的教材当中就体现的非常明显。


举个例子来说,以前的教材学习的顺序就是字母、单词、音标,然后再开始慢慢向着句子的方向学习,那么对于句子的学习也仅仅只是课本上面一些现有的、所记录的,根本不会主动的去让学生学习课外的知识,所以导致其不会用自己主观的想法去运用这些知识点。而现在的教材经过了改革以后,在语言交际的处理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其大量体现出了城市化的特点,对于一些乡土意识给渐渐的淡化掉了,并且还慢慢脱离了农牧区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使其在学习方面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条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并且还在资金方面加大了投资的力度,让我国各类学校的经济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最开始是使用一支粉笔、一本书来进行授课,在得到了资金的投入之后开始出现了多媒体、课件、网络以及远程操控系统等,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些措施的使用促进了农牧区教学英语能够更好的开展。但是还是有一些不良的情况出现那就是有的教师不愿意在花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而是一味的靠自己以前的旧知识来不断进行反复的教学,导致学生又出现了厌学的情绪,最终又回到了经济条件改革之前的状况。
        二、教育主管部门要拓宽渠道对农牧区英语教师进行培训
        目前农牧区中学的状况就是,英语教师团队的学历程度并没有达到统一的要求,而是参差不齐的,所以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为其提供出更多的机会,不断地对课程进行改革,同时还需要增强教师团队的综合教育素质,让英语教师们能够不断的学习,增强他们课程改革理论以及业务知识,并且还可以将这些知识带入到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使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的提升,从而可以顺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求。不仅如此,农牧区的教育环境本身就比城市的环境要差,再加上在长期的时间段里只从事着简单的教学工作,导致自己学习新知识的时间越来越少,最终使自己原本的英语知识也得到了严重的缩水[2]。那么相关的教育部门要想更好的改变这些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需要重点的加强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能够充分的利用课余的时间来不断的灌输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其次就是学校和相关的教育部门还应该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定期的对教师举行培训的工作。但是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在培训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教师传授日常教学生活中所能用到的知识,使其能够从本质上面了解到中学英语课文内容的实质精神,同时还要重点的培训在口语基础上写作的能力,教师在完全掌握这些内容以后就能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更好的为学生授课,让学生之间也能培养出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改善目前农牧区中学英语教学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让学生学习到更多专业的知识,那么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校以及相关的教育部门应当定期的对教师开展培训的活动,让其能够更加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教育素质,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将农牧区英语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给提高上去,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培养自己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黄羽.英语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中学英语教学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7.
[2]蔺丽君.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6(02):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