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微视频搭建小学语文阅读思维支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孙小杰
[导读]

孙小杰   乳山市光明街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37-01

        微视频又称视频分享类短片,是指个体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上传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短视频,时长在30秒—20分钟左右,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
        阅读作业是指针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作业,即旨在让学生能够从文本中准确获取信息,把握文章的要点、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其他相关内容,提升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阅读作业的设计不仅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应用、拓展能力,也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所谓“思维支架”是一种策略性思考程序,这些思考程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有效地进行思考,同时持续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在学科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搭建思维支架、让学生的思维显性化、可视化,拓宽思维发展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品质得以提升。常见的非可视化思维支架类型有问题、情境、建议、范例等,常见的可视化思维支架类型有思维导图、概念网络图、鱼骨刺图、PMI三视角思维支架等。
        充分应用微视频,搭建学生阅读思维支架,可以使学生的语文阅读作业更富趣味性、创新性、思维促进性:一是实现完成作业的多元化途径,帮助学生获得完成作业的成就感;二是打破家庭作业的固化组织形态,同时也可以让家庭作业作为学校和家庭沟通的纽带,实现学生、学校和家庭的良性对接与对话交流,真正让学生注重家庭作业,乐于完成家庭作业;三是辅助教师进行诊断性评价,然后给予学生更好的支持与帮助。
        而关于微视频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己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多集中在中学阶段,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微视频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而针对课后阅读作业设计与布置的微视频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零散的微视频资源,探究如何搭建小学语文阅读作业思维支架,是前沿性的研究,对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阅读能力、促进教学质效有极大作用,将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我们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指导微视频支架搭建:
        一、设计问题主支架微视频
        为改变支离破碎满堂问的现状,使课堂学习聚焦文本核心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教师可以概括提炼文本内容,设计统摄全篇的主问题支架,统摄全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逐层深入走进文本内核,进行有效的深度学习。主问题支架要依据文体特点,从具体学情出发,直接指向文本的核心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读全文,通过前置性导学题就可以基本把握课文,将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和探究文本表达形式两者有机融合,学生就有可能对文章如何安排材料详略,如何抓住细节刻划典型事件,如何合理利用略写,如何巧妙运用环境描写等“怎么写”的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知。
        二、构建范例分支架微视频
        有了主问题支架引领,课堂学习目标更明晰、内容更聚焦。具体学习过程中,细读文本、咀嚼语言环节往往是教学重点,也是学生言语生长的主要凭借。为突出教学重点,凸显文本的精妙,这一板块可以从语言文字内部出发,对文本内容进行改写,呈现与原文有别的“负向文本”,构建比照范例支架。通过对原文和“负向文本”的比较赏读,深入品鉴,发现原文独特的表达效果,有效突破难点,使课堂妙趣横生。借助比照范例支架进行阅读,由品鉴习悟,到实践运用,来回行走于语言文字之间,深入文字的内核,品味文字的奥秘,是思维与语言相互交融的深度学习,学生的言语习得就可以落到实处。
        三 、搭建课外阅读延展支架
        比照范例支架向内指向语言文字,外引向导支架则是向外延展,是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外引补充同类文本或整本书资源,进行“互文对读”。如果说比照范例支架主要着眼于文本内部,借助“负向文本”衬托文本的精妙,那么外引向导支架则放眼文本外部,通过引入与课文互文的同类文本或整本书,对读应证,拓宽视野,并深化对原文的理解。运用外引向导支架,增加了阅读的广度和厚度,课堂会更加厚重饱满,更富思维含量,有效提升思维品质。
        四、引入思维导图、图表工具等搭建可视化支架
        小学生知识储备有限,知觉经验以形象化为主,理解与思维正由具象逐渐向抽象过渡,此阶段适合他们的信息表征是图片图表等可视化工具。教学中,提供一些简单易学的可视化图表作为学习支架,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视化,可以促进学生积极领悟阅读程序和阅读策略,建构阅读图式。当前,教师熟悉并常用的可视化图表工具主要有思维导图、表格等。笔者教学中还根据文本特点,尝试使用情节曲线图、鱼骨图、人物关系图等,收效显著。

乳山市光明街小学搭建学生思维支架提高作业效率
孙小杰
(光明街小学)
        乳山市光明街小学组织开展提高学生课后作业效率的实践研究,进行研发与制作课后微视频,完善微视频资源库,将微视频应用于课后阅读、写字作业,实现其帮助学生练字、预习、检测、讲评、拓展提升等作用,为学生书写和阅读作业提供丰富的练习和思维素材,最终通过思维导图、网络图等实现思维的可视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