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现代化背景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万宝莉 杨阳
[导读] 教育现代化对于中国的发展而言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师以先觉者和塑造者的姿态,不断推进着社会的变革。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教师也逐步走向现代化。

万宝莉  杨阳    武汉市光谷第二十六小学  430000
【摘要】教育现代化对于中国的发展而言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师以先觉者和塑造者的姿态,不断推进着社会的变革。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教师也逐步走向现代化。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63-01

        习近平主席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我们人类共同的重大课题。《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鼓励学校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新方式”。大数据时代已然直观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行业,辐射到教育管理、教育科研、成果展示、人才培养等,教育现代化趋势如火如荼。科技要发展、发展靠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壮大新型教师队伍、提升新型教师素质水平是当今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议题。
        1.新型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鉴于客观政策指引和群众多元化学习需求背景下,伴随着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的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基于网络的多样化教学形式在国内外教育领域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学习者既可以选择优秀的教师,又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甚至还可以体验优质的无形教育资源。通过现代化线上线下学习互动,不仅能激发授课对象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而且能提高教学效率,自主编辑,细嚼课程精到。
        2.教师面临的尴尬
        回顾课改历程,在课程改革近十年时间里,岁月沉淀,时代变迁,信息科技时代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师的辅助引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授课与信息科技的有机整合;教师,将要从传统授业角色进化成互联网教育新型能手。可是,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多数教师劣势频现,在知识层面没有什么优势,当学生面对网络这个巨大的知识海洋,老师的半桶水完全失去了意义。老师存在的意义就是在知识和能力之间构造一座桥梁,这个桥梁叫做训练(Training),教师,从幕前班级授课制转变到幕后视频导学,高大上的教学形式不再能让学生即时体会到老师的眉目传情与暗送秋波,交互式教学有了新的定义。
        3.做新型能手教师的建议
        在这般利弊左右的情形下,我们教师如何做教师呢?
        3.1 拥抱“互联网+”时代变化
        在颠覆性的“互联网+”时代,教育的规律是不变的。过去的学习方式是以背和记为主的,而现在的年轻人遇到难题和令人抓头的疑惑,则愿意互联网搜和找。信息的传递和学习方式方法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应该顺应形势,主动拥抱变化,努力提高自我教学素质与业务教学水平,做到信息教学、教学信息化。


比如在线教育、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我们在设计制作的时候,重要的恐怕不只是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此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理念和生活观念。我们必须走进网络,关注网络上与我们所教学科有关的甚至没有关联的新动态、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否则,我们这些移民跟那些原住民的沟通会受阻。
        另一个方面,我们必须尽可能从台前走到幕后,从屏前面走到屏后去。我们如果真想要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展示,我们就得走进幕后,给他们以实实在在的帮助与支持,或是默默的支持。
        3.2 争做学习理念生活观念的领航者
        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师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素质,并在互联网思维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信念,以分享为宗旨,并将这般的思考理念渗透给学生。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理所应当成为学习理念的引导者,要在我们的引导下让学生明白:游戏,也是学习,关键是我们如何学习。上学不止是为了升学,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增长知识,获得体验与能力
        3.3 主动担起知识学习的指导者和领跑人
        当今的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领跑者,要先学一步。我认为,所谓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老师在课堂上跟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引领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学习,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要知道,有些知识因为学生的人生经验所限,靠自己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必须依靠我们这些教师去讲授。好教师一定是这样的:是能让学生明白,往同一个目标去,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路径的。我们这些做教师的要明白的是,这路径是要在我们的引领下由学生自己探寻的。这当中,需要分享的,就是我们的经验。
        3.4 巧做问题探究的合作者和帮助者
        合作学习这个词语对我们而言,早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了。但合作学习更需要的是对学生有具体的个别化指导,因为不同的人学习的情景和背景是不一样的,他的出生,他的人生经验,尤其是他前一个学段所在学校教学对他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指导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具体化的。我们经常讲头脑风暴,但它还是有一个组织者,教师的功能其实就是一个组织者,不仅是课堂组织者,同时他还是教学资源的组织者。学校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恐怕是要设法把学生的“知”与“行”从网络中解放出来,互联网会解决“知”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行”,基于网络的探究也只是探究而已。
        3.5 充分扮演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组织者
        一个好教师需要有一种教学敏感,所谓教学敏感,就是遇到某个社会问题,你就思考是否有教育教学价值。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有教学价值的,更不能所有的资源都有教育的价值,尤其是今天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就更需要我们教师的教学敏感。
        3.6 两耳“不闻窗外事“,潜心阅读
        边积累,边捡选。对于些许零碎的信息、微博微信上的不成文消息,我们要有意识地将它们积攒起来。我们要克服的就是一经而过、熊瞎子掰玉米式的阅读,我们要慢慢地养成把自己的经验知识积累起来习惯。保持纸质书刊阅读的习惯,我们花钱购置的书,一定要让它真正地成为“我自己的书”。
参考文献:
[1]赵兴龙,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
[2]光明日报,互联网教育要有互联网思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