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肖淑琴
[导读] 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为了提升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应该找准方法,合理训练,培养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写作,为三年级学生开启快乐的写作之旅。文章从注重语言积累,奠定习作基础;紧跟教材,读写结合,感悟写作方法;勤于练笔,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三年级语文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肖淑琴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城关第一小学  福建  三明  365050
【摘要】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为了提升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应该找准方法,合理训练,培养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写作,为三年级学生开启快乐的写作之旅。文章从注重语言积累,奠定习作基础;紧跟教材,读写结合,感悟写作方法;勤于练笔,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三年级语文起步作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61-01

        当前,小学作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心,积累不丰富;学生阅读量少,理解能力有限;学生在文字的应用方面还不熟练,缺少写作方法,导致写作存在很大的困难。针对这些问题,下面作了一些针对性的策略研究。
        一、注重语言积累,奠定习作基础
        首先,注意阅读。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学生的写作语言生动优美,需要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教师询问学生最近读了哪些好书,哪些曲折的情节,感人的内容,有哪些精彩的词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然后向学生推荐,让他们借书、买书阅读,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同时,及时召开读书报告会,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交流平台,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这样,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不自觉地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注重摘抄。学生阅读课外书时要注意优美词语、句子、段落的摘抄。三年级起,笔者就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积累本”,将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妙词佳句都写到这个小本子上,并引导学生给“积累本”起了好听的名字,如“采蜜集”“百花园”“星语集”等。然后让学生背诵自己摘抄的优美片段、名言警句。经过摘抄、背诵,学生头脑中自然会储存丰富的语言材料,运用时信手拈来。
        二、重视读写结合,感悟写作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地组织教学,善于引导学生依托教材,明白课文写了些什么,教师要让学生弄通弄懂文章的来龙去脉,在理解中学习掌握写作方法。同时通过熟读、抄录和精选佳段背诵,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丰富、语意的清晰、语法的规范,帮助学生了解用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内在联系。
        如教学《荷花》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描写的顺序,即闻荷香—赏荷姿—想荷乐。从形状到颜色,从整体到局部,从而感受荷花的美丽和形态各异的特点。此外,笔者还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进入美妙的荷花世界,体会荷花的美丽与作者赏荷时愉悦的心情。在入情入境的阅读之后,笔者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即在写景、状物时,既要把事物的特点描绘出来,又要融入合理的想象,文章语言才会更加生动,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才会更加鲜明。接着,笔者带领学生进行了拓展练习,“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丽啊!同学们能不能按照这种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花呢?”学生在这种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明白了写花时应该写出花的样子、颜色、气味、用途等方面的特点,然后仔细观察,找准特点,并结合自己赏花时的感受,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之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品读经典文章,感悟名家名篇的题目的巧妙、文章结构的紧凑、写作顺序的清晰、主题的明确、情感表达的充分,也可提高学生的鉴赏及写作能力。如教学《赵州桥》一课,笔者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中心句的作用,明白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在理解“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时,笔者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明白,上文主要写了赵州桥的坚固,下文则写赵州桥的美观。这句话既是一个过渡句,使文章结构更紧凑,又是全文的中心句,概括了赵州桥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课内阅读教学时注重写作方法的渗透,可对学生习作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练笔,培养写作习惯
        让学生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描写身边熟悉的事物,抒发自己的心灵感受,启发学生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教师要注重带领学生勤练笔,组织学生仿写时,先带领学生认识这个片段的特点,再帮助学生选择仿写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口述以后再动笔。在仿写中,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仿”文本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运用感悟并掌握作者表情达意的技能,从而提高作文能力。
        如教学《花钟》一课后,教师可让学生仿写课文第一自然段,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不同的花开放时的不同姿态。或者进行整篇文章的仿写,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写法很有特点,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段式,按季节的顺序描写景物,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不同景物的不同特点。对此,教师可让学生选写《可爱的家乡》《美丽的校园》等。通过对整篇文章的仿写,学生在谋篇布局及表达方式方面会受到一定的启发。遇到故事性强的课文时,教师则指导学生续写。指导学生进行续写时,教师先要让学生熟读课文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然后通过提问,打开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以找准续写的着手点。如学完《枣核》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之后,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而对于那些引人深思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写读后感,联系实际谈自己受到的启发。仿写、续写、写读后感这些都是学生习作练笔的基本形式。这些练笔,不限篇幅,降低了习作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循序渐进地提升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另外,老师可以每周为学生安排一次作文练习。为学生创造多种写作情境,通过不断的练习,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意味深长。比如安排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做家务、放风筝、旅游等,按一定的顺序写下自己的经历。老师也可以利用每一个假期,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假期经历,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如写春节的热闹景象、端午节的粽香……在不同的季节里,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景色,领略四季的不同风韵,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然后描绘出春天的盎然绿意、夏日的生机勃勃、秋天的五彩缤纷、冬日的冰天雪地。在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结束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写出活动过程,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在这个写作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了写作素材,而且养成了用心感受生活、用笔记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
        总之,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找到正确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热爱写作,教给学生写作方法,使学生善于表达,长期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开启学生快乐写作之旅。
参考文献
[1]吴碧华.小学作文起步阶段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5):246.
[2]高晓燕.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作文起步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93-94.
[3]林永梅.兴趣是关键:小学起步作文辅导的趣味化尝试[J].华夏教师,2019(2):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