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通”与“联”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1期   作者:韩冬梅
[导读] 数学是与我们生活关联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学好数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解决生活中遇见的问题。由于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理论性,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关系,所以导致很多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并不理想。在当前的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该将课堂与生活实际有效的联系起来,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与课堂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韩冬梅   平昌县南风小学  四川  平昌  636400
【摘要】数学是与我们生活关联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学好数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解决生活中遇见的问题。由于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理论性,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真正的理解其中的关系,所以导致很多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并不理想。在当前的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该将课堂与生活实际有效的联系起来,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与课堂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155-01

        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中,很多教育者不再将教学的主要目的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更加关注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发展。通过教师对于教学方式的改革,帮助小学生对于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下文就针对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以帮助更多的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水平。
        一、数学生活化简述
        数学生活化简单的说就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方法的改变与辅助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的联系起来,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的清晰,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水平,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多进行生活化的创设,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就会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积极的发现数学的应用,能够探索发现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小学教育阶段,更要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的价值
        通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数学的生活价值,并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促进人的发展的道理。
        1培养数学应用与创新能力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最近发展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多考虑学生的生活基础,努力在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教学中结合生活的实践性练习,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全方位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包括知识、能力、态度等。学生把在课堂中学到的数学知识,返回到生活中,不但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知识,更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且通过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体验数学对人的发展的价值,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及思维
        数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快学生成人和成才的速度。如,购房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将设计购房方案作为任务,就是力图使学生体验和感受到数学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感受数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达到感悟数学思想、领会数学方法、学会数学的思维,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小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增强数学的亲和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2熟悉学生的生活背景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生活活动范围偏窄,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整天在想什么、干什么、对什么比较感兴趣等,以能找到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①关注校园中的学生生活。如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跳绳、丢手绢等,其中都包含着长短、快慢、大小、多少等数学问题。②留心社会中的学生生活。学生可以单独或随家长一道到书店里走一走,看一看书的种类和价格等,也可以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然后搬进课堂,让学生自行解决,需要时老师充当指导者的角色。③了解家庭中的学生生活。教师要多多通过家访、和学生交谈等方式来了解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并寻找其中的数学问题,如学生家里豆浆机的价格等。这样的数学问题就会使学生感到现实生活与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的联系是那么密切,对他们就比较有吸引力,有话说,他们在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也会感到更轻松和愉快。
        3重视学习内容的生活化
        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引出问题,使他们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就会主动地爱数学、学数学。在生活中,学生还能接触到许多课本中未出现、课堂上没涉及而生活中又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这些实际问题不但与课本学习有着联系,而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实践是对书本知识学习的一种印证、补充、拓展和超越。
        结语:
        让学生的生活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既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学生就一定会亲近数学,运用数学的意识就会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生活处处有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徐静.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5).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刘晶晶.西部素质教育.2018(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